第1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小镇 >> 国家级 >> 第1批 >> 正文

鹿寨县中渡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7:01    作者:   编辑:管理员  点击:

1.简介

中渡镇位于鹿寨县西北,距县城28公里,距柳州72公里,距桂林229公里,交通便利。境域总面积374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大都属喀斯特熔岩地貌。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主要河流有洛江,年平均流量47立方米每秒;主要山脉有大华山,海拔806米。盛产稻谷、甘蔗、柑橘、沙田柚、柿子等,出产山羊、生猪、蚕茧等养殖产品,优质铁矿石、石灰石、方解石藏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丰富,有铜盆山明代摩崖石刻等。2001年,耕地面积71918亩,其中水田47708亩,旱地24210亩,林地面积5444.9公顷;全镇辖15个村民委176个自然屯,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2.建置沿革

秦属桂林郡地。汉为始安、潭中二县地。南朝梁陈为梁化郡和象郡地。隋属纯化和象二县地。唐属恭化和洛容二县地。宋、元为古县和洛容二县地。明、清属古田和洛容二县地。民国属中渡县。1949年12月26日解放,为桂林地区百寿县中渡行政办事处,后改为中渡县。1951年属鹿寨县第三区。1958年成立中渡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英山区。1966年复称中渡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中渡区公所。1987年5月设建制镇至今。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3.文化

舞狮、舞龙、山歌是境内民间传统活动。清乾隆年间,这些活动已极为盛行;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亦甚活跃。至20世纪60年代舞狮、舞龙逐渐消失。1978年后复兴,这些活动更为活跃。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4.石刻

拉敢岩摩崖石刻,在拉敢村南600米拉敢岩壁上,石刻长45厘米,宽36厘米,共刻142个字,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文人名僧遗迹。京观石,在中渡镇西郊山麓,为明万历三年(1575年)统治者镇压中渡、平山一带农民起义军之后所刻。牛角坳石刻,在中渡三门隘牛角坳旁石上,为清代石刻。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摩崖石刻分布

--来源:吴梦思.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5.铜鼓

1985年5月18日,在距中渡镇2公里的石炭弄挖铁矿时发现。鼓面直径66.6厘米,高52.5厘米,周围有4只青蛙,2匹载着勇士的战马,鼓面和四周均有水波纹、回旋纹、草纹图案。初步鉴定为西汉时期铜鼓,今存自治区博物馆。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6.风景名胜

青狮岩,距中渡镇8公里,岩长约200米,最宽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窄处只有50厘米,岩内石景甚多,各具异状。响水,在中渡镇大兆村附近洛江一滩头,河水奔流而下,异常壮观。其声隆隆,远闻若雷,近闻似鼓,四季如此,因之得名“响水”。香桥岩,位于镇境内,距中渡镇政府12公里,岩洞高4米,长60米,宽22米,岩内石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洞外为绝壁幽谷,深30余米,谷底沟壑阴森,岩礁遍布;悬崖右侧下,碧水一潭,临潭悬吊一块巨石;百米之外,一座雄奇的天然石桥横空飞架,雄伟壮观,称为香桥。桥下川流滚滚,蜿蜒于山麓之中,岩内壁上刻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诗文,人们称为“桃源真境”。

7.历史人物

韦韬

生于1892年,字群六,中渡镇寨上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人保定军官学校骑科-期就读,毕业后回桂供职。曾在武昌起义及讨伐袁世凯的战斗中先后参加攻击上海制造局、吴淞炮台和江湾诸役。11年11月任马平县知事。后被保送人庐山军官训练团深造。28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荣誉军人第五管理处少将副处长,33年获国民政府颁给海陆空甲种一等功勋奖1枚。35年8月离职。1953年逝于家中。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韦道敏

生于1892年,字树萱,壮族,中渡镇马安村常安屯人。少年时人本村私塾读书,后考人桂林陆军小学,继升武昌陆军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次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曾在陆荣廷部任排、连、营长,副团长等职。民国18年(1929年)任灵川县长。29年,在国民党蔡廷锴、陈绍柏的粤桂边区司令部任参谋长,后任桂林团管区司令,玉贵师管区副司令、代司令等职。32年,获陆军少将军衔。35年退役,隐居桂林。1969年10月3日病逝。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8.重要事件

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平乐镇(今中渡镇)石榴江置巡检司。

永乐二年(1404年),都督韦观指挥葛森等镇压理定少数民族.起义,杀害1180人。

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由永福进军中渡,初八和初十,赖裕新部分别在六洛岭和马形坳与清军、团练激战,突破防线,十五日离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十二日,永宁州官李鸿滨和寨上(今中渡镇属)财主韦麟阁率兵到贝塘铲村,使数百农民饥寒无依,激成兵变。覃老发顺势揭竿而起,占据油麻鼻,开展反清斗争,农民纷纷响应,聚众五六千人,四十八鼻皆归控制。次年十二月,柳州知府祖绳武领军至中渡,引诱义军归降,骗覃老发到中渡杀害。义军仍坚持斗争。

民国24年(1935年)春,中渡县推行民团制度,强迫青壮年人伍。9月24日,拂晓,长盛乡长黄裕禧带县、乡警30余人到独宿村逮捕反征兵领导人廖绍光。平山农民获悉,即组织500多农民武装营救。黄裕禧急向中渡县府请兵1连,会同民团共200多人前来镇压,双方激战1昼夜。农民武装退人四十八岸,后廖绍光等7名反征兵骨干和一批无辜群众被杀害,中渡、平山农民反征兵斗争失败。

民国25年(1936年),洛江涨水,中渡镇损坏民房45间,中渡城东、北两街可摆舟。

1977年2月24日,中渡公社长盛生产大队统- -烧牛牧场,酿成火灾,烧毁大村林场松树330余公顷。

1990年,中渡镇遭受龙卷风和冰雹袭击,损失严重。

1990年底,中渡镇矿产管理站年产值达302万元,列为柳州地区产值最高的乡镇企业。

1998年,中渡镇大门村下大门屯发生山体滑坡,共有39户农产受灾。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