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小镇 >> 国家级 >> 第1批 >> 正文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滨海宜居小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7:37    作者:   编辑:广西特色小镇  点击:

1.简介

南康镇地处北部湾畔,位于北海市东部,东北临大海,距北海市区中心41公里,北铁一级公路由西向东贯穿其境,辖区总面积175郾4平方公里。2006年底,全镇总人口57206人。南康镇是铁山港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为全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镇。1998年被自治区建设厅授予“八五冶期间村镇建设先进镇。1999年9月获全国创建村镇文明先进单位;1999年10月获广西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2002年在自治区第三、第四届市容“南珠杯冶竞赛评比中连续两次夺取“南珠杯冶。2002年3月获建设部“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冶称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冶称号,系广西重点镇和全国重点镇。

2006年被评为“北海市经济发展优秀乡镇冶。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郾07亿元;农业总产值2郾35亿元;财政总收入59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7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郾2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郾48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130吨;粮食总产量1710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200人。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近年来,南康镇屡获全国、自治区级殊荣。曾先后获得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首批全国文明镇”“第一批广西历史文化名镇”“自治区小康建设示范镇”等殊荣。2016年10月,南康镇成功入围住建部公布的首批特色小镇名单,是其中唯一一个以滨海宜居为特色的镇,于2018年1月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

——来源:网页

2.建置沿革

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民国15年(1926年),属合浦县珠口区管辖,称南康局。民国15~22年,更名为南康镇。民国35年,为合浦县第三区南康镇。1951年6月,为合浦县第六区南康镇。1957年9月合浦县撤区并乡,南康改称南康乡,下设南康、社内、夏塘、大塘等26个大队。1958年,更名为南康人民公社。1984年,又改为南康镇,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87年8月改村民委员会为村公所。1995年1月,南康镇辖人口86580人,管辖26个村(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87.5平方公里。1995年2月北海市成立铁山港区,南康镇划归铁山港区管辖,1996年9月南康镇把石头埠、粟山、杨屋等10个村(居)委会划给兴港镇管辖。划分后的南康镇辖区总面积175郾4平方公里,总人口5.72万人,管辖1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分别是南康社区、社内村委、夏塘村委、大塘村委、雷田村委、黄丽窝村委、火甲村委、莲塘村委、水鸭塘村委、陂塘村委、龙门村委、高田村委、三塘村委、秋风塘村委、扫管龙村委、里头塘村委。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3.自然环境

南康镇境属台地,地势较平坦,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年日照时数2190小时,年平均温度22.6℃,无霜期340天左右,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4℃。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各月相对湿度平均值75%以上,全年的风向北风最多。由于各季节雨热不均以及濒临北部湾,有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及霜冻等气象发生。境内主要河流南康江,源于石康镇沙路口村东,南偏东流经南康城镇,至营盘镇青山头入海。干流长31公里,流域面积18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郾57立方米每秒。中游宽20~40米,深0.4米。下游出海为喇叭口,涨潮时宽1公里余。1980年后修建青山头拦海堤,河水通过12孔涵闸出海,堤内潮滩多已垦田。地下水丰富,孔隙水水位埋深一般2~6米,含水层主要为北海组洪冲积砾砂和中组砂,厚度2.5~5.2米。南康盆地潮间带地下水上部孔隙水为咸水,下部承压水为淡水,地下水质较好。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

4.古建筑

骑楼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和时代的变革,文物古迹众多,有文物保护单位16处,文物点93处。其中,骑楼街”最是声名远扬。人们在南康饱经沧桑的老街游览,触摸斑驳的墙体,在独具特色的商贸交易铺窗上还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丽和曾有过的繁华兴盛。

南康骑楼街与北海中山路老街骑楼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沿江路、胜利路、上新路以及解放路一带,街道两旁都是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骑楼外表乍看斑驳古拙,仔细欣赏时却可以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南康老街骑楼最具代表性的是解放路老街骑楼,长约600米、宽9米,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可谓南康近代历史的活化石。

——来源:百度百科

古庙古井古文化

南康镇最具代表性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除了各处的骑楼街外,还有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冼太庙、天波府、四大古井等等。

三婆庙

始建于清雍正一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虽饱经岁月沧桑,但在其雕梁画栎间,还可隐约看出她昔日的辉煌。三婆庙(妈祖庙)是当地居民和华侨为了祈祷出海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而集资兴建的。庙宇中所用的木材及屋顶上雕刻的图文和人物等木、瓷制品都是建筑设计师绘制好图纸,从越南按设计制成运回安装。其建筑文化、宗教历史与蓝色的海洋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帝庙

有史记载建于乾隆三十三年,三帝庙清阳,石刻碑文内容先敬海神天神,后敬地神,保佑船艇人丁平安,兴旺纳财,满载而归。每逢妈祖涎、观音涎、春节、清明、中秋或农历初一、十五,这里的庙宇香火鼎盛,烛光明亮,酒茶醇香,村民的身心和准备的丰盛祭品均向着大海远方,为前辈在海上的灵魂祈祷。

南康薯苗行古井,建于清代,是南康镇上最早的水井,目前还在使用。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