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龙门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地处浦北县南部,东接博白县江宁镇,南连张黄镇,西邻北通镇,北靠小江镇,镇人民政府距浦北县城15千米
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第408页
2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龙门镇境域为合浦县。
1952年8月11日,划归浦北县。
1966年10月,设向阳公社。
1969年10月,改龙门公社。
1982年11月,设龙门镇。
1984年9月,龙门镇改为龙镇乡。
1989年,龙镇乡设23个村公所、1个居委会106个村委会。
1993年12月,龙镇乡复改为龙门镇。
2005年,樟家乡并入龙门镇
来源——黄树贤总主编;韩元利本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卷 下,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01,第1323-1324页
特色资源
龙门镇资源丰富,主要有香蕉、扁柑、荔枝、龙眼、黄榄、木材等。其中柑橙种植历史悠久,柑橙面积10000亩,年产量达3500万公斤,素称"扁柑"之乡,香蕉也是该镇重要的经济来源,十万亩连片红椎林,为全国之最,其间生长的野生蘑茹——红椎菌,其经济价值很高。龙门镇旅游景点有石柱岭、人头石等,其中"椎林叠翠"为钦州市八景之一。
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仙岛公园
仙岛公园又称逸仙公园,位于钦州港龙门群岛七十二泾景区入口处的龟岛上,因形似一只缓缓爬向海面的乌龟被称为“龟岛”,登岛远眺,钦州港区尽收眼底。仙岛公园始建于1995年9月,是钦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规划建设“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而建造。公园与钦州港中心广场遥相呼应,一边是正紧张施工建设的繁忙的港口,一边是幽静的七十二泾及大片的红树林,岛上敬立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进入大门,园内植被茂密,各类观赏性植物遍布在林道两侧,沿着石头台阶而上,抬头便可望巨大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迎面而立。
公园内已建成广场、环岛路、环山路、花岗岩台阶、风轮台、金鼎坛、聚英台(可容纳500人)、烧烤场,栽种了30亩的多种观赏性植物,如桃花、山杜鹃、木棉树等,铺设了面积大约8000平方米的草地,为游人提供娱乐的好去处。
五皇山
五皇山原名叫“五皇岭”,浦北八景之一,五皇山是钦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园,位于钦州市浦北县龙门、北通、白石水、大成、张黄五镇境内,距离县城30公里。它已被钦州市定为重点开发的森林公园,具有集高山草地风光、南亚热带雨林风光、山村农家风情和蕉田荔园风光于一体的梯级综合生态景观。
整个景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五皇山山顶是高山草坪带;山腰是全国最大的连片天然红椎林带,并盛产珍稀的野生红椎菌;山脚是中国著名的香蕉生产区。景区周边五镇原始乡村风情犹存,水车、木对、石磨、手推木车以及古老的榨油工具、制糖工具、纺织工具、捕鱼工具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椎林叠翠、神峰云海、雾海日出、飞流成瀑、奇石林立、高山牧场等。
来源——博雅旅游文化网
历史名人
待搜集
6故事传说
(1)
要说“广济龙王”的由来,应从龙门古镇“妙岩寺”即又称“龙门寺”讲起。
“妙岩寺”在 富阳县法中记载(清光绪时期):“妙岩寺”又称“龙门寺”在县南四十五里,庆善庄龙门山下。晋天福二年(后晋天福二年,即公元943年),西月禅师建,并建寂光庵于山上(龙门山杏梅坞),香火尤甚。清道光初僧秀文募资重建增广殿宇。同治初僧长生募捐修葺。
“妙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龙王殿”等。“龙王殿”内 有“广济龙王”像。为什么称“广济龙王”: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想推翻元朝,一次朱元璋部队被元兵打得大败。
朱元璋兵败一路逃命,先逃到天钟山,后逃到龙门,元兵不停日夜追赶,一直追到龙门山,当朱元璋逃到白布泉瀑布下,一道悬崖石壁挡除了他得去路,此时,朱元璋长叹一声:啊,想不到我朱某安葬身之地?!
正在朱元璋叹息之时,云端里有一条青龙出现,龙门山中凉亭下突起大雾,挡除了元兵了元兵追赶的视线,唯独瀑布龙潭一边天空中架起了一条天桥。此时,朱元璋真是感恩不及,跃上天桥,边走桥边收缩,等到雾收起,元兵追到白布泉上(即瀑布)龙潭时,朱元璋已不知去向,在青龙的相助之下,朱元璋脱险了,后来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推翻了元朝。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一天想到了在龙门山遇险的.一幕,与大臣们商议起青龙救助一事。他说:吾有今天,做上皇帝,幸亏龙王相救,吾去龙门山谢恩。各位大臣齐呼:“万岁英明,天下百姓之福也。”
明太祖朱元璋起国号洪武。洪武元年择日带了大臣与兵将来到了当年到过的白布泉,摆起了供品,祭奠起来,朱元璋叫一位大臣宣读了祭文,后来,朱元璋说:您为天下百姓日夜操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吾下诏封您为“广济龙王”。
明朝开始起,每当天旱,周边百姓敲锣打鼓,结队到龙门山上龙潭“接龙”求雾,还相当灵的呢,被称之为:“神龙”。
从今以后,“广济龙王”深受百姓朝拜。每当春节扎起龙灯都要到“广济龙王”面前开光。
(2)
龙门镇地处南充市城区东北10公里处嘉陵江东岸,被誉为川北第一镇,是全国500家重点小集镇之一。在这里,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据说,宋代以前,龙门镇并不叫龙门镇,而叫安福镇,嘉陵江也不流经镇西,而是绕东迂回南下。
相传,镇所在地有一座山叫云雾山,山上住着聂姓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儿子很孝顺,靠割草卖钱来奉养母亲。
有一天,他在云雾山中割草,看见一片嫩绿的青草,连忙去割。说也奇怪,这片草刚好能装满一背,第二天去看,那一片嫩绿的草又长得像头一天一样。于是,小伙子就天天来割一背筐草。
一天,聂姓的小伙子与几个小伙伴玩耍,高兴得忘了时间。眼看天快黑了,才记起还没有割草,于是急急忙忙赶向那一片青草,几个小伙伴也跟着赶来。大家都争着来割那一片草。聂姓的那小伙子没有割到多少草,回到家里很生气,决定把这片草移植到自家院子里。他连夜去挖这一片草,几锄挖下去,看见一颗光彩夺目的珠子!他草也不要了,只把珠子带回家,放在只有很少一点米的米柜子里。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竟然变成满满一柜子米,再把珠子放在仅有几个钱的钱袋子里,钱袋子的钱也变满了!这聂姓的娘儿俩心地善良,有了钱、米,就用来周济贫苦的乡亲。
这件事被当地的一个地主老财知道了,想把珠子据为己有,小伙子不给,地主和他的爪牙就跑到小伙子家里去搜。小伙子急了,就把珠子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吞进肚去了。
珠子一入肚,小伙子就口渴得不得了,他的母亲舀了几碗水给他喝,都无济于事。于是自己到缸里去喝,几下就喝干了一缸水。小伙子还是渴得难忍,就跑到井里和附近的小溪去喝,还是无济于事。于是只好跑到嘉陵江去喝。不一会儿,嘉陵江水竟然下降了几尺,可是,小伙子仍然不能解渴,而且全身大汗淋漓,遍身滚烫,直冒热烟。他忍不住“咚”的一声跳下江去喝水。江水再次下降,小伙子干脆潜入江底喝个痛快。他的母亲怕孩子淹死,在岸上大喊:“孩子啊!你快起来。”小伙子听到母亲在喊,便从水底浮出来望着母亲。母亲看见孩子的脸变得铁青,鼓着眼,张着大嘴,嘴里还含着那粒珠子,并不时从嘴里喷出江水。小伙子仍然觉得又渴又热,顾不上母亲的呼唤,又潜下深水,江面又冒出很多很多大水泡。母亲又在岸上哭喊:“我的儿子啊!你快起来回家吧!”小伙子听到母亲悲痛的哭喊,于心不忍,便又浮出水面。这时,他的脸依然铁青,眼球鼓挺出来了,张开大嘴,露出那粒发光的大珠子,而且头上还长出了一对一尺多长的绿角来,露出的身子上还有金黄的鳞片。其母见状,十分惊恐:“孩子,你怎么变成了孽龙了?”话音未落,江中的儿子真化作一条巨龙。
化成巨龙的聂姓小伙子没有忘记对地主老财的仇恨,于是在江中连打几个滚,灵活地摇动着大尾巴。刹时,狂风暴雨,山洪倾泻,江水猛涨,活活淹死了抢夺珠子的地主。不过,洪水无情,也殃及到百姓,一时间,农田、村庄竟成了一片汪洋。
这件事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派二郎神到人间来制服这条孽龙。
二郎神领了圣旨,高驾云头,见这条龙已至云雾山的龙门寨,便开弓放箭直射向云雾山。孽龙见二郎神追来,则直闯云雾山的龙门寨。山石为开,原本绕云雾山东南流的嘉陵江一下子改道,直往被龙撞开的峡口奔流。江河改道,峡口对峙如门状,这就是现在的龙门峡,安福镇后来也因此更名为龙门镇。每逢涨洪水时,龙门峡波涛汹涌,峡口形成一道槛状水墙。鲤鱼则拼命往上游,跳跃飞过水槛。这一壮观,就是被人们称道的“鲤鱼跃龙门”。在龙门峡下面是聂家小伙子两次浮出水面探望母亲的那段河流,后来也突然变成了浅滩。人们把这浅滩叫做“望娘滩”,现在又叫“龙门滩”。而二郎神射出的那支神箭,没有射中孽龙,却射穿了云雾山,形成一条很大的洞穴。一千多年来,这洞穴依然存在。该洞与改道的江水相连,深不可测。
洞穴是江团和青膳栖身的好地方,因此嘉陵江龙门段出产的江团,青膳远近闻名。江水上层,则是鲤鱼的乐园,这里出产的鲤鱼比别处的肉质更为鲜美。每到清晨,你到龙门江边渡口就可买到活蹦乱跳的江团,偶尔还有青膳上市。龙门街道的大小餐馆、火锅店,都可品尝到鲜嫩可口的江团。
这个富有传奇色彩、古老而又美丽的城镇,将迈开时代前进的步伐,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雨露阳光,让这个川东北地区的重点旅游城镇焕发出更加诱人的光彩。
来源——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