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百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地处田阳县东部,东与田东,南与那满镇隔右江为邻,西靠田州镇,北临玉凤镇,是田阳的东大门。镇人民政府驻百育新街,距县城12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61.40公顷。截至2019年末,百育镇户籍人口为29573人。 [5]
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百育镇地下蕴藏较丰富的煤炭、高岭土、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具开采价值。全镇地貌以河谷冲积平原和小丘陵为主,有“天然温室”的美誉,发展亚热带农业得天独厚,盛产蔬菜、西瓜、芒果、香蕉、甘蔗、优质稻、用材林等农产品。土特产有新民西瓜、百育米粉等。
百育镇新民村花茶屯被誉为田阳“革命摇篮”“红军村”,是右江沿岸农民运动发源地。
明洪武年间统称二都,分设巴寮图、仑图、憧图和围宁图。清代为百育团和甫圩团。民国时期分设百育区(乡)和甫圩区(乡)。1929年,百育乡,成立苏维埃政府。1951年,成立第七区,后改为八育区。1958年成立百育人民公社。1984年废社建乡。1995年,由百育乡改为百育镇。截至2020年6月,百育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2] 镇人民政府驻百育新街。[1]
截至2019年末,百育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5]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38页,1044页)
2.建置沿革
明洪武年间统称二都,分设巴寮图、仑图、憧图和围宁图
清代为百育团和甫圩团
民国时期分设百育区(乡)和甫圩区(乡)
1929年,百育乡,成立苏维埃政府。
1951年,成立第七区,后改为百育区。
1958年成立百育人民公社。
1984年废社建乡。
1995年,由百育乡改为百育镇。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38页
3.行政区划
1996—2005年,全镇辖七联、百育、九合、四那、新民、六联6个村委会,17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下辖百育、新民、四那、六联、七联、九合6个行政村;下设170个村民小组、62个自然屯。 [1]
截至2020年6月,百育镇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新街社区、四那村、七联村、百育村、九合村、新民村、六联村, [2] 镇人民政府驻百育新街。 [1]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境域
东界田东县,南与那满镇隔右江为邻,西靠田州镇,北临玉凤镇,是田阳的东大门。镇人民政府驻百育新街,距县城12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38页,1044页)
(二)地形地貌
百育镇地貌以河谷冲积平原和小丘陵为主,地势平缓。[1]
(三)气候
百育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2℃,全年无霜期为307—352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2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9月,占全年降水的80%;年平均日照时数1906.6小时。 [1]
(四)水文
百育镇境内河道属右江河水系;右江河自东江村东面入境,由西而东,境内河道长10千米。 [1]
(五)自然灾害
百育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霜冻、雷击等。[1]
(六)自然资源
百育镇境内有上百口油井,是田东油田的主要产油区;还有煤炭、高岭土等矿产资源。2011年,百育镇有耕地64943亩,其中水田32496亩,旱地32447亩,人均2.34亩。 [1]
二、社会人文地理
(一)人口
1996年,全镇共有6695户27123人。其中,男性13163人,农业人口6453户26033人,农业劳动力143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6%。
2005年有6957户28767人,其中男性13294人,农业人口6815户25716人,农业劳动力165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7%。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38页,1044页)
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总人口有2816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76人,城镇化率4.89%;另有流动人口1125人,占3.99%;男性13806人,占49.03%;女性14354人,占50.97%。18岁以下4228人,占15.01%;18—60岁19666人,占69.83%;60岁以上4266人,占15.16%;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共27256人,占总人口的96.78%。2011年,百育镇人口出生率11.825‰,人口死亡率6.853‰,人口自然增长率4.97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4.52人。 [1]
截至2017年末,百育镇常住人口为28970人。 [3]
截至2018年末,百育镇户籍人口为29546人。 [4]
截至2019年末,百育镇户籍人口为29573人。 [5]
(二)经济
截至2018年末,百育镇有工业企业1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4]
截至2019年末,百育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 [5]
(三)农业
2011年,百育镇粮食种植总面积3.4万亩,总产量1.61万吨,农业总产值4043.5万元;蔬菜种植4.6万亩(含复种,以小番茄为主导作物),总产量9.2万吨,年产值22080万元;芒果种植面积2.58万亩,年产量1.86万吨,年产值4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1.9万亩,年产量7.632万吨,年产值3800万元;西瓜种植面积7500亩,年产量1.121万吨,年产值2250万元;香蕉种植面积7500亩,产量2.7万吨,产值3000万元;肉鸡年出栏5000羽以上的养殖户有35户,年出栏肉鸡50万羽以上,年产值2400万元。 [1]
(四)工业
百育镇境内有田阳县城东轻工业园区,以化工、电子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截至2011年末,城东轻工业园拥有大型企业17家,职工861人。 [1]
(五)社会事业
1.教育事业
教育1996年, 全镇有初中2所,25个班,在校生1265人,教师66人,职工13人;小学校17所,在校生3538人,教师183人,职工9人。2003年, 百育镇第一.初级中学并入百育镇第二初级中学,合并后沿用百育镇第二初级中学名称。1998年以后, 先后撤销那坤、那冷、那贯、东邦、治峰、那笔等教学点。
2005年,全镇有初中1所,16个班,在校学生756人,教师70人,职工11人;小学校11所, 在校学生1212人,教师126人,职工3人。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1049页)
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有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303人,专任教师114人;小学1所,在校生1182人,专任教师1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78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1]
2.文化体育
1996年,百育镇组建“泥腿子”业余艺术团,组织编排文艺节目深入村屯演出24场。1997年,四那村被评为全国“万村+书库"工程先进集体。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每逢节假日,组织各村屯文艺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篮球、象棋、拔河等体育比赛活动。
1998年,全镇6个行政村开通闭路电视。至10月,全镇6个村普遍安装程控电话,电视、电话、BP机入户率大为提高。百育镇被定为自治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示范样板点。
2000年以后,全镇各村陆续建立业余文艺队。
2001年,上级拨付资金建设百育镇宣传文化站,获“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一级站”称号。宣传文化站大楼配备有农业科技信息室、电脑室、图书室、未成年思想教育活动室、书画室、多功能影视厅等配套设施,接受群众来站学习培训500余人次。同时,建成6个村级文化室及12户宣传文化活动中心户。
2005年,全镇6个村均成立文艺队。
1996--2005年,每年春节期间均在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举行春节篮球赛,6个村分别组建屯内青年l支队伍轮转制进行篮球比赛,镇人民政府拿出专项经费,分别设立一、二、三、优秀奖。以百育镇“泥腿子”业余艺术团为龙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04场,组织开展篮球、象棋、拔河等体育比赛700余场,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丰富。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1050页)
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有文化艺术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农家书屋6个,共有图书20万册;有镇农民文艺队37支,每年演出150场。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1]
3.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1996年, 全镇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3人,设有内科、外科、妇儿科、防保室、财务室、消毒室;村卫生所13个,医生(卫生员) 13人;个体诊所5个,个体医生5人。2005年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9人,设有内科、外科、妇儿科、防保室、财务室、消毒室;村卫生所18个,医生(卫生员) 18人;个体诊所6个,个体医生6人。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1050页)
截至2011年末,百育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村卫生室3个,门诊部(所)4个;设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229.4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1名,其中执业医师16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百育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26万人次;6个行政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05%。 [1]
4.社会保障
2011年,百育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户,人数1人,支出2880元;医疗救助25人次,支出4740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人次,共支出90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户,人数89人,月人均62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9人;五保人员11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800人,参保率80%。 [1]
5.基础设施
(1)给排水
2005年,百育镇接入县城自来水厂。2010年,百育镇铺开自来水管道线路,大部分村屯用上自来水。 [1]
(2)供电
1980年,百育镇建成变电站。 [1]
(3)交通
百育镇有324国道穿越而过,右江河航道通过该地。 [1]
三、历史文化
(一)地名由来
百育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百育街而得名。[1]
(二)历史事件
民国16年8月8日,黄治峰、李汉生等领导农民军举行震撼右江两岸的“二都”暴动。
(三)民俗风情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壮族的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百育镇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举办以朝拜布洛陀为主要内容的敢壮山歌圩。
--来源:田阳县志1996-2005(895-897页)
4.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黄树贤总主编;韩元利本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西壮族自治区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年01月:1639-1640.
2.百育镇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8-07]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412.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9(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05:424.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0(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03:423.
2018年1月21日在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中,田阳县百育镇芒果风情小镇榜上有名。
5.保护及发展状况:
百色市素有“中国芒果之乡”的美称,而田阳县百育镇作为“芒果之乡”的重点镇,全镇的芒果种植达到五万八千亩,主要品种有台农、桂七、贵妃、金煌、凯特等。近年来,芒果产业越做越强、越做越优,商贸流通更通达,生产技术更为标准化。近年来,百育镇加强芒果良种的引|进推广,实现芒果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2009年,田阳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广东企业到百育镇落户并成立了广西壮乡河谷集团。到2017年,全县的芒果种植面积接近40万亩,人均芒果拥有量超过一万亩,人均芒果产业的收入超过3000元。
如今,芒果已经成为百育镇的主导产业。对于芒果产业的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田阳县也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位于百育镇的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1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点之一。园区建设有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及为高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程孵化服务等。在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展示厅内,摆放着各种芒果深加工产品,有芒果汁、芒果酒以及山茶油的各种延伸产品。
6.人物传记
黄治峰
黄治峰(1891-1932年)壮族。 原名黄经世,曾用名黄军、黄卓群。他出身于奉议县甫圩乡篆虞村(今田阳县百育乡新民村)一个较富裕的农家。他是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奉议县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组织者。黄治峰兄弟姐妹6人,他最小。18岁考取泗镇色中学堂(今百色中学)。在学校,他与志同道合的学友结拜兄弟,秘密传阅进步书刊,纵论国事,抨击时政,接受新思想的熏陶。临毕业的那个学期,他和学友结义同盟,立下“成则天下重,败则鬼神泣”的誓言。在他的倡议下,发起驱赶反动校长杭汝珧的活动,被国民党军警围捕。黄治峰闻讯越墙逃离学校,星夜赶回家乡。
1916年黄治峰改名黄军,赴邕投考师范学校。1917年他考入旧桂系军阀开办的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到广西陆军模范营任职,后编人湘粤桂联军司令部卫队营,参加北伐。他的姐夫潘强臣写信劝他回乡,并附诗“金风吹送过乡关,江浪滔滔恨往还;砍地折鞭空酒泪,何日三箭定江山?”但他从军报国意志坚定,回信并和诗“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后来桂军在长沙败退湘南,罢兵议和。黄治峰对此愤而抨击,军阀头目以“扰乱军心"“图谋不轨"将他革职。1918 年2月,他易名黄卓群只身赴粤游历考察,并在广州医学院专修科学习,结业后到湖南陵零镇守使野战医院卫生队任上尉队长。1922 年5月又到广西自治军第十司令部任少校参谋。自治军勾结地主豪绅,对农民横征暴敛,为所欲为,黄治峰愤然弃职回乡。
1923年他正式改名为黄治峰,和进步人士黄希堂在家乡篆虞村兴办“业余学校" ,把失学的青年组织起来学文化。在他带领下,青年学生和同盟会会员分赴各乡和邻近的恩隆(今田东县)、恩阳(今田阳县那坡镇)等县宣传反帝反封的革命道理。他常用比喻“一根筷子易折,一束筷子牢固"鼓励农民团结起来,反对贪官污吏。1924 年6月,奉议县知事黄炽秋伙同团董周岱宗率警兵到甫圩乡那梨村勒索农民向鲁廷2万公斤大米。黄治峰闻讯赶到现场,指着黄炽秋的鼻尖历声斥道:“官逼民反!粮食一粒不交,你有何奈!”黄炽秋恼羞成怒,令团丁捉拿黄治峰。黄治峰把团丁一个个踢开,霎时,数百农民手持锄头、扁担木棒赶来将黄炽秋一伙团团围住。黄炽秋一伙见势不妙,灰溜溜逃回县城。事后,黄治峰发动四个乡农民联名控告黄炽秋乱摊派敲诈勒索的罪行。广西省政府迫于农民的压力,下令将黄炽秋撒职查办。
1925年11月,黄治峰慕名参加韦拔群开办的东兰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农协会发展到25个乡,会员1842人。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范石生委托奉议县知事曾伯龙代购军粮7.5万公斤。曾伯龙趁机强行摊派,压低价格,中饱私囊。时值青黄不接时,农民叫苦不迭,纷纷向农协会办事处控告曾伯龙的贪污罪行。黄治峰以农协会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出面与曾伯龙交涉,提出:无力交粮的农民全部豁免;将克扣的粮款如数退还给农民。曾伯龙蛮横不理,动武威胁,打了黄治峰一耳光。黄治峰忍无可忍,一拳把曾打倒在地。
1927年2月7日,奉议县农民协会在甫圩乡花茶村成立,黄治峰当选为主任委员。4月仅任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6日,他率领农协会员、农民群众1000多人扛梨头红旗到平马镇向范石生请愿,控诉曾伯龙贪污粮款。范石生怕事态扩大,答应电告省府扣押曾伯龙。4月下旬,黄治峰与潘宪甫、潘湘城、岑厥安等赴南宁,组织奉议在邕读书学生成立“奉议旅邕革命青年社”,散发《警告奉属同胞书》,激起广西各革命青年社声援,一时间讨檄文纷纷投向省政府和各机关团体,强烈要求罢免曾伯龙。当时广西实行“清党”,省府又得曾伯龙之父曾象贤的重金贿赂,反而以“共党活动分子”“图谋不轨”的罪名通缉黄治峰等人。幸得好友相助,才脱险回家乡。
7月,黄治峰任右江农民自卫军第二路军总指挥。下旬,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宣传团到奉议县二都区宣传“清党"。黄治峰命令农军前去把宣传团驱赶出境。曾伯龙闻知后,十分惊恐,急忙以钱枪武装仑圩乡的六大土豪黄锦升、黄曹山、黄石狮、黄子贞、黄子亮、黄静山,命令他们趁过中元节之机对农民协会突袭捕杀农运领导人,并扬言要踏平花茶村。8月7日,余少杰、黄治峰等在花茶村召开县农运骨干会议,决定先发制人,在中元节前最后一个圩日即8月8日举行暴动。8日黄治峰布置农军分两路,--路由李汉生等率少数农军乔装赌客,准备在赌场擒拿土豪;另-路由黄治峰带队,待举事得手后,立刻围攻土豪老巢韦宁村。中午, -路农军在仑圩出敌不意地将黄锦升、黄子贞、黄静山3个土豪擒拿捆绑,押送花茶庙堂。二路农军得讯立即围攻韦宁村,土豪闻讯逃遁,农军没收土豪的财产分给农民。次日,奉议县农协会在甫圩乡召开二都区民众公审大会,处决土豪黄锦升。“二都暴动”宣告成功。
1928年10月黄治峰由严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奉议县支部委员。1929年 10月,邓小平、张云逸率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从南宁挺进右江,准备举行百色起义。军械船到达平马镇时,黄治峰奉命率领马驮队去搬运枪支弹药,并配合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广西警备第三大队是百色起义的重要障碍,根据党组织指示,10月28日黄治峰率领农军300多人配合第四大队突袭第三大队,在平马镇围歼该敌驻军一营后 ,返回田州又歼敌一营。11 月1日黄治峰、潘湘城、韦仲惠等率近千农军在第四大队迫击炮连配合下,连夜围攻黄曹山的老巢韦宁村,经五天五夜激战,土豪武装团丁被迫缴械投降,黄曹山通过暗道外逃。农军从土豪老窝搜出钱财,一部分作军费,一部分分给贫苦农民。黄治峰指挥农军两战两捷,为百色起义准备工作作出贡献,受到邓小平、张云逸的赞扬。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黄治峰所领导的农军一部分编人红七军第二纵队第三营,他任营长、右江特委委员。
1930年2月,黄治峰任右江赤卫军总指挥,兼任奉议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秋,党中央为加强右江地区革命工作领导力量,央定派黄治峰重返右江领导革命工作。临行前,部队为他开欢送会,张云逸为他饯行。黄治峰领了120元光洋和3个金戒指,化装为阔绰客商,由东兰籍党员战士韦伍和一名瑶族战士陪伴,离开中央苏区,路经江西的兴国、莲花崇义,广西的全州人兴安。在兴安途中,黄治峰不幸被韦伍谋财害命,牺牲时年41岁。
注:韦伍回东兰后,将抢劫来的金钱买牲畜、田地和枪支。他的举动和家境变化,引起中共东兰中心县委的注意。经长期的调查,洞悉韦伍的叛变行为。解放战争时期万冈县游击队将韦伍杀掉,为烈土报仇雪恨。
--来源:田阳县志(887-889页)
欧阳兰馨
欧阳兰馨(1910-1930年)女。 壮族。奉议县(今田阳县)百育乡濑觉村人。兄弟姐妹8人,她排第七,村里人习惯称她“七妹”。她生性倔强,孩提时就敢于冲破世俗偏见,一心想读书。在哥姐的同情和支持下,父母亲被说服,节衣缩食供她上学。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小学毕业考取广西省立百色第五中学。后因家境困难,中途辍学。
在家乡,欧阳兰馨目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心灵上布下浓重的阴影,愤慨天下不平。1929年右江革命风起云涌,欧阳兰馨在二哥的启发下,毅然剪去长发,参加革命队伍。她能歌善讲,县农协会指派她负责宣传工作。从此,她夜以继日走村串户,教群众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道理。逢圩日,她就带领姐妹们扛起高脚凳到人群拥挤的地方,站在凳上,发表演说,并高呼:“农友们,团结起来!"“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给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却遭到封建遗老们暗地咀咒:“一个黄毛丫头竟然如此抛头露面!"欧阳兰馨对流言蜚语付之一笑。
是年10月,为促进恩阳县革命运动,黄治峰率领奉议县宣传队到恩阳县去做宣传鼓动工作。欧阳兰馨参加这次宣传活动,并奉命留下配合该县宣传队深人那坡镇各乡村进行宣传。她不管刮风下雨,路途艰险,坚持步行下乡发动农民。宣传群众受苦受难的事实和群众组织起来的作用及党领导的意义。宣传形式有漫画、标语演讲、唱山歌和活报剧等。驮芘、敢亮万村一带妇女有“狗不咬主,女不当家”的自卑感。欧阳兰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男女平等,启发大家的觉悟,并组织妇女上街游行,参加打倒土豪劣绅斗争。恩阳县妇女都学着欧阳兰馨的样子,剪齐耳短发。过去不敢在男人面前张嘴,变为三五成群嬉笑逐闹,从村头到村尾高唱革命山歌。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成立农协会、农民自卫队、妇女会。12月下旬,恩阳县妇女解放协会在那坡镇成立,欧阳兰馨任主任。她组织宣传队到各村宣传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反对买卖婚姻、反对旧礼教,给新婚者颁发结婚证。
1930年1月,恩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欧阳兰馨任妇女委员。2月,她和陆美玉等作为女宣传员,跟随红七军主力出发,部队到达隆安县被敌阻击,发生战斗。她协助部队搞后勤工作,慰问伤员,在火线上得到锻炼。战斗结束后,大部队进军黔桂边打游击战,她和陆美玉等人转回奉议,路过家门而不人,立即赶往花茶村,继续做宣传工作。
国民党当局对欧阳兰馨的积极活动恨之入骨,企图对她下毒手。1930年7月1日,欧阳兰馨只身回家探望母亲,被本村土豪查觉,当天被捕,被解送到国民党乡公所住地布兵街关押。敌人对她轮番审讯,严刑拷打,指使一帮流氓团丁撕烂扒光她身上的衣服。她坚贞不屈,怒斥敌人“无耻”“畜牲”“总有一天要受到人民审判”。敌人押她上街示众逼她反对共产党和红军。她毫不动摇,高呼“共产党万岁”“苏维埃政府万岁"“红军万岁"。敌人残忍地用刀割断她的舌头。在刑场上,欧阳兰馨昂首挺胸,怒目炯炯,敌人向她连续开了七枪。她光荣牺牲,尸体被敌人沉人右江河底。时年仅20岁。
--来源:田阳县志(885页)
7.其他
视频链接:
广西百色百育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A2MDAzMDky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