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祥周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盆地,田东县城西部,镇政府驻祥周街,东靠平马镇,南接田阳县五村镇,西邻田阳县百育镇,北连那拔镇,东距田东县城区6.6千米, [1] 区域总面积262.41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祥周镇户籍人口为66673人。 [5]
祥周镇地属半丘陵,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达1869小时,年均气温22.9°C,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境内驻有田东火电厂、右江矿务局等大中型企业,右江矿务局是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年产原煤150万吨。
祥周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先进乡镇”、“自治区‘文明镇’”、“百色市‘十强镇’”,2001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镇,2003年10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小康示范镇, 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
唐属横山县、横山郡,宋至清光绪以前分属土田州和奉议州,清光绪以后,分属恩隆县上田里和奉议州,民国前期分属恩隆县环江区祥周乡及奉议县慕桃乡、仑圩乡,民国23年(1934年)分属田东县之祥周乡、慕仁乡、仑圩乡,1950年属第二区,1956年属祥周区,1958年属飞跃人民公社(后改称祥周公社),1961年属祥周、仑圩2个公社,1962年属祥周区,1966年属祥周公社,1984 年撤销祥周人民公社,分设祥周、布兵2个乡。1996年撤乡建镇。 [1] 截至2020年6月,祥周镇下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2] 镇人民政府驻祥周村。 [1]
截至2019年末,祥周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0个。 [5]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3-64页),田东县志(23页)
2.建置沿革
唐开元(713—741年)年间,置田州(治今镇祥周村旧州屯),属横山县、横山郡。
宋至清光绪以前分属土田州和奉议州。
清光绪以后,分属恩隆县上田里和奉议州。
民国前期分属恩隆县环江区祥周乡及奉议县慕桃乡、仑圩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分属田东县之祥周乡、慕仁乡、仑圩乡。
1950年,属第二区。
1956年,改为祥周区。
1958年,初设飞跃人民公社,后改称祥周公社。
1961年,分设祥周、仑圩2个公社。
1966年,复设祥周公社。
1984年,祥周公社撤销,分设祥周、布兵2个乡。
1996年,由祥周乡改为祥周镇。
2005年,布兵镇撤销并入祥周镇。 [1]
3.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下辖祥周、百银、甘莲、九合、新洲、中平、百渡、仑圩、联福、联合、联雄、康元、那达、布兵、保利、模范、睦群、民安、驮仙、陇造、均宁21个行政村,下设362个村民小组、241个自然屯。 [1]
截至2020年6月,祥周镇下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祥周村、百银村、甘莲村、九合村、新洲村、中平村、百渡村、仑圩村、联福村、联合村、联雄村、康元村、那达村、布兵村、保利村、模范村、睦群村、民安村、驮仙村、陇造村、均宁村、右江矿务局社区, [2] 镇人民政府驻祥周村。 [1]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境域
祥周镇地处田东县城西部,东靠平马镇,南接田阳县五村镇,西邻田阳县百育镇,北连那拔镇,东距田东县城区6.6千米, [1] 区域总面积262.41平方千米。 [5]
(二)地形地貌
祥周镇境内大部为右江河谷,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最低点右江河海拔15.6米。 [1]
(三)气候
祥周镇地处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雨量较多,少霜无雪;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夏湿冬干,日照率42%,平均每天日照5.1个小时,年均日照时数1869小时,其中夏季平均每天有6个多小时,冬季平均每天有3个多小时,年均气温21.9摄氏度,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1月平均气温13.3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8.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7摄氏度;年总辐射114.3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67毫米。 [1]
(四)水文
祥周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有右江河、响水河流经。右江河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穿越新洲村、祥周村、百银村,属常年河,四季通航;境内河段长约6千米,流域面积约582平方千米,最大流量700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平均流量347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085米。 [1]
水利条件较好,是发展香米、香蕉、芒果、西瓜及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的重要基地。
(五)自然灾害
祥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洪涝平均5年一遇,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1年7月5日,历时7天,祥周、中平、百渡所有房屋被淹没。 [1]
(六)自然资源
祥周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铁、铝、磷、锰、红锑、石棉、钙钛土、硫铁土、硼润土和白性活土等。2011年,祥周镇有耕地5.55万亩,人均0.8亩,其中水田20005亩,旱地35526亩,全部为水浇地。 [1]
二、社会人文地理
(一)人口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总人口有6.7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7万人,城镇化率96%;另有流动人口190人。总人口中,男性34669人,占51.12%;女性33149人,占48.88%;14岁以下11095人,占16.36%;15—59岁47025人,占69.34%;60岁以上9698人,占14.3%;人口以壮族为主,达57720人,占85.11%;汉族9196人,占总人口的13.56%;瑶族902人,占总人口的1.33%。2011年,祥周镇人口出生率12.60‰,人口死亡率6.37‰,人口自然增长率6.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8.38人。 [1]
截至2017年末,祥周镇常住人口为48643人。 [3]
截至2018年末,祥周镇户籍人口为66835人。 [4]
截至2019年末,祥周镇户籍人口为66673人。 [5]
(二)经济
经济1994年,祥周乡定为自治区商品粮食基地,是百色地区芒果和香蕉生产基地。现已形成两个开发带,琶色公路两旁以粮、蔗、鱼、菜为主的综合经济开发带和南昆铁路两旁以粮、蔗、果、瓜为主的综合经济开发带。年末,全乡粮食种植面积64907亩,粮食总产量2710.3吨,农民人均口粮444公斤。甘蔗种植面积6034亩,产量19190吨,水果种植面积29118亩,产量5520吨,产值1195万元(其中香蕉种植10385亩,产值962万元,芒果种植17252亩,产量756吨,产值212.4万元)。蔬菜种植18199亩,总产量17340吨,产值537万元。甘蔗、水果、蔬菜是该乡的一大支柱产业。工农业总产值558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110万元,工业产值4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7.9元。1998年,祥周镇农业总产值1665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万元,增长6.04%,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0.1%;乡镇企业总收人2.21亿元,比上年增加5141万元,增长30.27%,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5.3%;财政收人645万元,比上年增收22万元,增长3.5%,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0.9%,其中地方收人完成471.8万元,比上年增收12万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人3006元,比_上年增加382元。经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芒果面积25008亩,香蕉12532亩,蔬菜27500亩。甘蕉面积6560亩,进厂原料蔗13996多吨,比上年增加5996吨。发放甘蔗用肥400多吨,维修蔗区公路28条,里程100多公里。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01-202页
2003年,祥周镇财政收入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441万元。
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收人26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达2500元。境内驻有右江矿务局、田东电厂、 田.东石油化工总厂三万吨炼油厂等大中型企业。
2011年,祥周镇财政总收入0.537亿元,比2010年增长4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67亿元,比2010年增长36.1%。 [1]
截至2018年末,祥周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4]
截至2019年末,祥周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0个。 [5]
(三)农业
祥周镇是个农业大镇,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蔬菜、香蕉、西瓜、芒果、香米、甘蔗等特色农业,是田东县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及芒果、香蕉等水果生产基地。
2003年,祥周镇农业总产值16894万元。
2011年,祥周镇农业总产值5.35亿元。祥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祥周镇生产粮食2.04万吨,人均413千克,其中水稻1.29万吨,玉米0.65万吨,其它0.1万吨。祥周镇经济作物有芒果、蔬菜、甘蔗、香蕉、香葱、莲藕。2011年,祥周镇蔬菜种植面积7.52万亩,产量15.89万吨;甘蔗种植面积2.57万亩,产量7.91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62万亩,产量3.9万吨。祥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祥周镇生猪饲养量4.35万头,年末存栏3.51万头;牛饲养量0.13万只,年末存栏0.40万只;羊饲养量0.85万只,年末存栏0.61万只;家禽年饲养量67.41万羽。 [1]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3页)
(四)工业
祥周镇工业以煤炭、电力、石油、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境内驻有右江矿务局、田东火电厂、炼油厂等大中型企业。右江矿务局是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年产原煤150完吨。[1]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3页)
(五)商贸
祥周镇有祥周农贸市场、新洲农贸市场及仑圩、联雄、中平、布兵等村级农贸市场。2011年,祥周农贸市场占地13000平方米,新洲农贸市场占地1380平方米。 [1]
(六)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0.726亿元。 [1]
邮电业
2011年,祥周镇邮政业务总量达16万元,其中纯收入1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33万元。 [1]
(七)社会事业
1.教育事业
教育卫生1996 年,全镇在读初中学生2158人,小学毕业生1101人,升人初中1701 人,升学率10096。1997 年全镇九年义务教育达标。2006 年,全镇有1所初级中学(2000 年祥周二中合并到祥周初中),20所小学。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02页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有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1120人,专任教师68人;小学18所,在校生3075人,专任教师25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625人,专任教师10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1]
2.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有文化站、文化艺术站各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98户,有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6.2万册。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有学校体育场15个;14.2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安装有农村地面卫星电视接收机14827套,网络数字电视有3802户,电视覆盖率98%。 [1]
3.医疗卫生
2006年,镇境有2所卫生院,病床57张,医务人员61人。祥周镇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布兵卫生院则为2005年因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后归属祥周镇,祥周镇卫生院还在中平村、仑圩设分院。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02页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有卫生院2个,门诊部(所)4个;设病床7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1张;固定资产总值309.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9名,其中执业医师21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4人。2011年,祥周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372万人次;21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1]
4.社会保障
2011年,祥周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3户,人数53人,支出10.6万元,比2010年增长5.1%,月人均167元;医疗救助2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1人次,共支出6.58万元,比2010年增长6.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65户,人数3905人,支出300多万元,比2010年增长9.1%,月人均6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人,年抚恤事业费支出20多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36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6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15万人,参保率86.3%。 [1]
5.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有邮政代办所2处;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5万份(册)。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有固定电话用户12356户,电话普及率62%;移动电话用户20345户,宽带接入用户1658户。 [1]
6.基础设施
(1)给排水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自来水厂有深水井1眼及净化沉淀水池1个,年供水2.65万立方米。主要道路两侧铺设D100排水管道3000米。 [1]
(2)供电
1968年,祥周镇供电所建成;1992年,供电所迁至祥周镇祥周村中段。 [1]
(3)园林绿化
截至2011年末,祥周镇驻地有花坛5个,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 [1]
(4)交通
祥周镇境内有邕色二级公路、东德二级公路、南百高速路交汇于境内;右江航道贯穿全境。[1]
(八)历史文化
祥周镇历史悠久,从唐开元置田州(治所在今祥周村旧州屯),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在今百银村置横山寨(为军事行政机构),至明洪武二年移治今田阳县,历经六百余年。是当时桂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地名由来
祥周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祥周村而得名。祥周的“周”原为“州”,后讹为“周”,意为吉祥包围之意。[1]
2.重大事件
祥周镇仑圩村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活跃的地区之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的“仑圩爆动”,打响了右江地区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
200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曾先后视察祥周镇。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4页),田东县志(24页),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02页
3.文物古迹
解放后,祥周镇境内发现3个战国墓,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铜车、铜剑等一批文物。1993年,在联福村出土了两面“万家坝型”铜鼓,填补了广西此类铜鼓的空白。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4页),田东县志(24页)
4.风景名胜
祥周镇境内有么会洞古人类活动遗址、响水河、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十里莲塘和横山古寨、新洲鸳鸯瀑布、姆娘洞、瓦氏夫人墓等风景名胜。 [1]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4页),田东县志(24页)
5.地方特产
祥周镇地方特产有香蕉、香芒、香米。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4页)
6.著名人物
祥周镇著名人物有已故老红军、原全国人大民委主任谢扶民。著名的烈士有陆炳堂、李正儒、李汉生、李恒芳等。
--来源:田东县志(24页)
(九)荣誉名称
祥周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技先进乡镇”、“自治区‘文明镇’”、“百色市‘十强镇’”,2001年9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镇,2003年10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小康示范镇”, 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
--来源:田东县地名志(63页)
田东县祥周镇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收入26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卓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视察祥周镇。2003年被列为“全区小康示范镇”,200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2006年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自治区第五届市容“南珠杯”竞赛先进集体等奖项。2018年1月12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公示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田东县祥周镇成为商贸物流小镇。
4.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黄树贤总主编;韩元利本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西壮族自治区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年01月:1651-1652.
2. 祥周镇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1-08-07]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8(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05:412.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9(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05:424.
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0(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03:423.
5.研究现状:
[1]刘丽娜.谈田东县祥周镇横山寨片区生态型新农村的规划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9(09):293.
[2]潘其旭.“百粤古道”文化线路钩沉[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01):9-24.
6.保护及发展状况:
田东县祥周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好、产业特色鲜明。在《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商贸物流小镇产业策划研究》中,描绘了小镇短、中、长期规划和整体布局蓝图,明确提出了以商贸物流为核心构建特色小镇,围绕以商贸物流为抓手产业,以祥周商贸物流小镇为创新创业平台,从农业全产业链突破,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从而强有力地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百色港祥周作业区建成后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充分发挥水路运输在多种运输方式中占地少、运量大、运距远、运价低的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小镇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东盟(田东)国际农产品批发电商物流园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75亩,总规划面项目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副食品、粮油干调、水产等功能分区及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研究中心、东盟国际农产品展览展示中心、跨境及国内电商交易中心、交通管理中心、园区办公。配套中心二期占地面积22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区及冷链、物流、仓储、加工、东盟国际村等功能分区。项目建成投运后,可解决县域及周边地区数百万居民的农副产品消费需求,实现园区年交易额百亿以上,带动税可达1亿元以上。
7.人物传记
谢扶民
谢扶民(1910-1974), 壮族。出生在祥周乡联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26年7月,参加奉议县的农民运动,任乡农民协会宣传员,在黄治峰的领导下参加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8月,参加了余少杰领导的奉议县仑圩暴动,21日和农军一起抗击国民党佳军、县警、民团对花茶村的围攻。后转移到恩隆巴品圩理化小学任校长兼教员,发展革命力量。
1929年1月,考入南宁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同年秋回乡从事农民运动; 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经常深入各村屯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春调任右江农民赤卫军连队文书、司务长。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恩隆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常到夜校、农会给贫苦农民讲课、宣传革命真理。8月调红七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任宣传队员。10月初,随红七军北上,11月初,红七军到达河池整编,他调到第二十师政治部任宣传队员,在北上途中,他积极进行革命宣传,鼓励战友们革命到底,并参加了多次战斗。
1931年3月,随军到达湘赣苏区,参加了苏区的第二次反“圈剿”作战。7月随红七军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于都县与红三军团会师,任红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组织干事。1932年调任红七军青年科长和第十九师政治部青年科长:1933年调任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1934年1月,进入红军大学政治科学习,4月毕业后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宣传科长。5月调任第五师十四团政委。在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 1935 年,先后任红三军团五师宣传科长,第十团、十二团俱乐部主任,第十二团党总支书记。同年11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四师政治部破坏科科长、宣传科科长。1936年8月任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2 月任红三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三八五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协助旅首长率部保卫陕甘宁边区,1938 年与兄弟部队-起粉碎了日军对边区的“扫荡", 1939 年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进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决策,率领部队大力开展生产运动。
1942年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后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奉命率领部分干部挺进东北。1946年后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瞥备一旅政委,吉林省军区延边军分区副政委兼警备一旅政委,延边军分区政委、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政委、第一六五师政委、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四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率领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和两广战役。
解放初期,历任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兼梧州军分区第一政委、中共梧州地委书记、梧州市市长,领导梧州地区的土改和剿匪反霸斗争。后任中共广西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监察委员会主任,中共广西省委第二副书记,广西桂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第二届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他对巩固广西革命政权,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文革”期间,受到林彪、“四人帮”集团的迫害,1974 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
--来源:田东县志(824页)
8.其他
视频链接:
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龙潭灵湖景区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810875445715768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