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甲篆镇地处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靠西山乡,西与那社乡相连,南接巴马镇,北邻凤山袍里乡,乡府所在地距离距离县城18千米。省道、盘阳河过境。辖11个行政村,有自然屯175个,村民小组186个,行政区域面积152平方千米。2016 年年末总户数7267户,总人口30334人,其中农村人口29007人,劳动力16536人。有壮、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7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5.74%,人口自然增长率7.64‰。
----巴马年鉴2016年(307页)
甲篆镇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巴马至凤山二级油路横贯8 个村,过境里程 38 公里;巴马至那社油路也经过 4 个村。全镇 11 个村,村村通公路。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盘阳河流贯本镇 7 个村,河段长 30 公里,水能蕴藏量达 470 万千瓦,甲篆金边发电站装机容量为 500 千瓦,年发电量 140 万千瓦时。目前计划投资 9000 万元建设良湾电站,装机容量为 20000 千瓦;投资 8000 万元兴建百雄山电站,装机容量 8000 千瓦。甲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下第一洞“百魔洞”在本镇坡月村境内;“百鸟岩”在甲篆村距乡府1 公里。甲篆盘阳河油鱼味道独特。
甲篆镇经济快速增长,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产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甘蔗、木薯、油茶、油桐、八角、旱藕等为主。2014年全镇农林渔牧生产总值达1.22亿元,增长7.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81亿元,增长46.2%;农民人均纯收入4706元,增长4.3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各项工作上档进位。
甲篆镇素有“长寿之乡”、“旅游之乡”美称。现有百岁老人22 人,占 5.35 ‰,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 1995 年以来,甲篆长寿旅游资源及“百魔洞”、“百鸟岩”旅游开发,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到甲篆旅游、定居。 2002 年国家外交部组织日、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记者团到甲篆考察旅游。[2]
2018年1月12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公示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被定为“康养小镇”。[3]
2.研究现状:
[1]陈启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思路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甲篆镇仁乡村旅游扶贫为例[J].居舍,2018(03):137-138.
[2]吴琼,李鑫鑫.全域旅游视角下巴马坡月组团规划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6):98-100.
[3]李天雪,唐织辉,朱浩.民族地区康养小镇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21(02):106-110.
3.保护及发展状况:
百魔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洞”,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人”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提着大大小小的桶和塑料瓶到百魔洞打水,这是他们来此养生的主要活动之一。除此之外,在洞口边安坐聊天,到洞中边娱乐边“氧”疗,也是一天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巴马的长寿老人绝大多数都饮用百魔洞的山泉水,喀斯特地形的山泉水保持着特有的清澈,据说,百魔洞里的水有滋润护肤的功效,被称为“神仙水”,能治百病。这里的水源完全符合原生态健康水源的要求,源水接近零污染,通过检验,源水不含有机物、重金属、放射元素、微生物等污染;水中pH值7.38-7.53, 属于微碱性,接近人体血液pH值。
甲篆镇按照“田园乡村、幸福甲篆”的奋斗目标,依托东向村成功创新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国际旅游区特色名村、广西特色旅游名村、自治区级现代特色核心农业示范区等,建成农家旅馆500多户,年接待常住“候鸟人”3万人次以上,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以上,成功走出旅游扶贫路子,成为全县旅游扶贫的典范。从2018年开始,甲篆镇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举办“五彩文化节”,从而提升全镇的文化内涵,为巴马旅游和文化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4.风景名胜
百魔洞
位于巴马甲篆乡坡月村西侧,距县城30公里,距公路2公里。“百魔”,壮语意为“泉口”,因该洞靠近盘阳河出水口,洞口有泉水,泉水边的壮村叫百么村,洞便取名百魔,“百魔”也体现出此洞之神奇。洞口朝南,高近百米,有南北两洞,洞分四层,目前只游览二、三两层,游程长4000米,因它是洞上洞,洞下洞,洞旁洞,洞后洞,全部游完,游程近万米。各洞(包括一些洞厅)高宽80米~ 100米,有的达140米,甚至上千米,有十多个或黄或白的大石厅。全洞可容万人同时游览,常年温度在20°C左右。洞中乳石高大、气派、完整、雄伟,最高石笋高达39米、直径10米,三五米直径的石柱多得可组成石柱林。
此洞是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中有河。南、北洞间,是个桶形的通天洞。“桶壁”是百米峭壁,“桶底”是方圆20亩的橙果园,沿“桶边"险径可攀上“天窗”,俯瞰空谷奇观。南洞的二、三两层洞又各有特色:第二层洞景观以疏朗别致、玲珑剔透见长;第三层洞景观则光怪陆离,晶莹瑰丽,石幔遍布,宛如宫殿,更有满地石珠,大者如皮球,小者如豆粒。百魔洞中有泉水与从西边仁乡潜来的盘阳河伏流交汇后,奔腾直下坡月河段。有一处叫“河西走廊”的暗河可通竹排。如再往北开发,走出百魔洞半里之遥就进入兴人村的武人洞,该洞长2000多米,美景不亚于百魔洞。
百鸟岩
位于巴马甲篆乡西北两公里的烈屯,距公路1公里,距县城20公里,是盘阳河流经岩溶地貌区最后一个伏流出口,该洞因洞口高大干爽,气候温和,有岩燕、岩鹰、翠鸟、蝙蝠等鸟类栖息其中。每天早晚,成群的岩燕在洞口飞旋戏水,蔚为壮观,故名百鸟岩。
盘阳河流出洞口后,与下游不远处的一个小水电站库区连成一个长约2000米、宽约80米的小湖泊。约80米宽的洞口被倒挂的石钟乳一分为二,两洞口内侧相通。洞内水面约10万平方米,可从洞口乘舟入洞,洞道宽处约40米,窄处约10米,一路蜿蜒曲折,与上游的白熊洞相通。入洞约300米转折处,有百米高的“天窗”,光束下照,使洞内一片金碧辉煌。右侧有出口,口外有沙滩,可停舟泊岸。沙滩右侧有30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坑坑坎坎,台的一侧是雪白洞壁,上有石鹰、石幔、石观音等。台对面洞壁乳石千姿百态,顶部怪石倒悬。岩泉飘洒,蝙蝠惊飞。侧洞口外的香椿林下,野花耀目,植被茂密。
盘阳河流出洞口后,与下游不远处的一个小水电站库区连成-个长约2000米、宽约80米的小湖泊。约80米宽的洞口被倒挂的石钟乳一分为二,两洞口内侧相通。洞内水面约10万平方米,可从洞口乘舟入洞,洞道宽处约40米,窄处约10米,一路蜿蜒曲折,与上游的白熊洞相通。入洞约300米转折处,有百米高的“天窗”,光束下照,使洞内一片金碧辉煌。右侧有出口,口外有沙滩,可停舟泊岸。沙滩右侧有30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坑坑坎坎,台的一侧是雪白洞壁,上有石鹰、石幔、石观音等。台对面洞壁乳石千姿百态,顶部怪石倒悬。岩泉飘洒,蝙蝠惊飞。侧洞口外的香椿林下,野花耀目,植被茂密。
----广西地情网,河池市主要景区,2009.4.16
5.人物传记
韦拔群
书拔群(1894-1932)原名秉乾。壮族。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广西右江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1912年入桂林法政学堂就读,1914年到广州、重庆、湖南、湖北、上海等地游历。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招募100多名有志青年赴贵州投入熊克诚部参加讨袁护国战争,任副连长。随后,他进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驻四川的黔军张毅军部任参谋。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反帝爱国的烈火越烧越旺。同年秋,韦拔群毅然脱离旧军队。1921年9月,他回到东兰,联络革俞青年陈伯民等10人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和斗争。
1922年3月30日,韦拔群召集陈伯民等11人,在武篆区北帝岩(后改列宁岩)举行革命同盟(简称“三三同盟”)。井以中国国民党广西特别党部名义,发表《敬告同胞》文告。
10月28日,他乘重阳节登高游览之机,又召集东兰、凤山、百色等县革命志士100多人,在武篆区东里村银海洲举行革命同盟(简称“九九同盟”),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不交租、不还债、不纳税、拥护俄国共产党、拥护社会革命”等口号,并决定将“改造东兰同志会”改为“公民会”。把“国民自卫军"改为“农民自卫军”(简称“农军”)。
1923年4月下旬,他率领农民代表100余人,到县城清算大恶前、六哨团务总局局长韦龙甫。同年夏秋,又率领农民自卫军三次攻打县城,终于攻破了县衙门,驱走县知事蒙元良韦龙甫,释放了被无辜关押的群众。
1925年初韦拔群与陈伯民到达广州参加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受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任为农运特派员,回广西开展农运工作。同年8月13日,东兰县农民协会成立,韦拔群任军事部长。9月15日,他在武篆区北帝岩开办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后又在武篆区育才小学开办第二、三届农讲所,培养农运骨干近600人。
1926年初,县知事黄守先勾结桂系军队,制造了震惊省内外的“东兰农民惨案”。韦拔群率领农军上西山,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他担任主任。9月10日,农军再次攻克东兰县城,10月中旬,经中共广西党组织多方活动,省政府派中共党员、国民党广西省青年部部长陈勉恕到东兰任县知事。同年11月初,韦拔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月5日,东兰县第二届农民协会成立。他被选为主任兼军事部长。1927年2月,韦拔群任田南道农运办事处主任,7月,他被选为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常委,并任右江农军第一路军(东兰、凤山农军)总指挥。9月,韦拔群领导东凤各族军民,与新桂系部队作了英勇颃强的斗争。
1929年8月,韦拔群出席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省农民协会副主任。10月中旬,中共东兰县第一次代表会在武篆那论村召开,成立中共东兰县委,他当选为县委委员,会后,他指挥农军先后解放太平、武篆两区和东兰县城。12月I1日,他领导东凤农军,配合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在百色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和红七军前委委员,率领第三纵队转战于东兰、凤山、恩隆等县,协助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赤卫军,开展土地革命。1930年10月,红七军集中到河池整编,他任二十一师师长,前委决定留他率二十一师继续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将二十一师绝大部分优秀指战员和较好的武器都拨给十九、二十师北上,自己只带体质较弱,武器较差的不足一个连的人枪回到东兰,重新抽调右江各县赤卫军常备营编进二十一师。设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3个团和两个独立营,共3000多人。1931 年1月,红二十一师在恩隆乙圩召开党代会,成立师党委,韦拔群为常务委员。
1931年7月,中共中央将红二十一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他仍任师长。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他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3月。新桂系部队又对东凤苏区进行第三次反革命“围剿”,悬赏1.5万光洋捉拿韦拔群。他坚定革命必胜信念,坚持斗争,对身边的同志说:“拔(八)群死了还有九群。革命.....”。1932年10月19日,韦拔群在西山香茶峒被叛徒韦昂杀害。时年39岁。
----东兰县志(620-621页)
人物评价
韦拔群,这位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开创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绩。对于他,人民共和国一直没有忘记。特别是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一直对韦拔群念念难忘,予以了深切的怀念和极高的评价。
6.其他
视频链接: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百鸟洞频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4423013642273064284
甲篆乡https://v.qq.com/x/page/h0718cjqjdc.html
7.采访:
巴马仁乡村一对双胞胎兄弟都已过百岁,四世同堂安享百岁人生。https://www.pinlue.com/article/2017/02/2813/5450293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