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山圩镇位于扶绥县东北部,辖13个村委会109个自然屯。行政区域面积28300公顷,耕地总面积8000公顷,其中水田987公顷,旱地7013公顷;有林面积6667公顷,其中速生桉面积4000公顷。总人口9658户38820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883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440公顷,总产量5350吨;甘蔗种植面积7580公顷,总产量45200吨;蔬菜种植面积850公顷,总产量26718吨;果园种植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60000吨;肉类总产量2300吨;水产品产量1500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35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4245元。
参考文献《崇左年鉴2020》(线装书局,2020年9月第1版,第448页)
2、自然灾异
山圩镇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阴雨,烂秧天气、冰雹、干旱、洪涝、霜冻和低温寒害、寒露风,虫灾、风灾等。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地理志·十一自然灾异》1989年4月版第66-73页
3、民族
山圩镇的土著民族是壮族,此外还有汉族、瑶族等。扶绥县有壮、汉,瑶3大语种。汉族主要有普通话、粤语(白话)、平话和客家话。扶绥人交际,在县城以粤语(白话)为主,壮语次之;在各乡镇则相反。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1989年4月版第443页
4、化石
1975年4月25日 扶绥县发现恐龙化石新种
广西扶绥县山圩镇那派盆地是白垩纪恐龙的栖生地,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1975年4月25日,在该盆地发现了恐龙化石新种。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新订种名为广西亚洲龙、广西原恐齿龙及扶绥中国上龙。之后,广西自然博物馆恐龙调查发掘队在该盆地不懈地探察和挖掘,于2001年8月中下旬,又发掘出两具较为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经我国著名恐龙专家赵喜进教授鉴定,为已知的白垩纪早期最高的晰脚类恐龙化石,距今约1亿年左右,其中一条恐龙的背椎部分高达5-6米,是目前国内外从未发现的恐龙新种。扶绥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恐龙研究,特别是对研究白垩纪晚期恐龙的灭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广西地情网
5、纪念塔
陆军第一百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碑记
盖闻光武兴汉,云台绘复国之勋。伏波平蛮,铜柱纪南征之绩。论功行赏,国有常型。表烈扬忠,人资矜式,自古尚矣,于今犹然。溯自七七事变以还,抗战军兴,举国共愤。本师奉命参加皖鄂、桂南诸战役,历时三载,大小数百战,辗转数千里。赖我将士用命,迭挫敌锋。二十七年秋,皖鄂之役,敌集中陆、海、空军,溯江西犯,陷安庆,下马当,冀图一举而夺武汉。师与敌第六师团周旋于黄梅、广济之交,苦战数月,肉飞血溅,天地为愁。二十八年冬,敌乘虚侵入桂南,陈兵宾、武之野。师受命驰援,滞敌于昆仑关西南山岳地带,卒挫其北犯之谋。旋复转战于吴村、唐报、山圩、崩桥、棉羊、驮芦、弄农各地。山圩一役,兵力不满七营,包围敌第五师团之精锐于守界、渠透、岑吞、汪凤间,肉搏二昼夜,鲜血成渠,敌尸遍野,开桂南抗战胜利之新纪录。中枢闻捷,赏赍有加。棉羊、崩桥之战,断敌交通四日五夜。驮芦之战,敌不敢越左江而西。弄农之战,予敌重创。师行所至,敌不敢向。
继而克龙州、复南关,势如拉朽。凡兹战果,要皆我将士笃信主义,服从领袖,尽忠党国,捍卫民族之精诚所致。惟枪林弹雨之中,牺牲亦巨。综计抗战迄今,阵亡官兵不下二千数百人。镇忝长师,于痛将士之云亡,股肱不再;凛英灵之未妥,寝馈难安。谨于龙州公园及山圩,建立纪念塔与公墓,以慰忠魂,而彰功烈。墓塔既成,爱志其崖略而为之歌曰:桂岭苍苍,左江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巍峨墓塔,万古流芳。
师长魏镇敬撰
中华民国三十年4月15日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1989年4月版第544页
6、重要兵事
山圩之战
1939年11月,日本侵略军由北海登陆,沿邕钦公路转入邕龙公路,进攻龙州,沿途烧杀掳掠。当日寇第三师团窜至山圩附近的守界、渠透、岑吞、汪榜等村时,被国民党一八八师以不足7个营的兵力包围伏击, 两军鏖战两昼夜,双方伤亡颇大,血流成渠,横尸遍野。 国军终因兵力不足,让部分日军溃败逃走。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1941年4月15日,在山圩建立一座纪念塔,镌有国民党一八八师师长魏镇所题祭文,至今犹存。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兵事志·十一自然灾异》1989年4月版第368-369页
金竹州之战
1939年11月,日本侵略军由南宁进犯扶绥县境,路经金竹州(今龙头乡坛龙村)附近蟾蜍山时,被国民党一三一师及民团游击队伏击。蟾蜍山地势险要,两边成狭长隘口,国民党军及民团埋伏山上,待日军进入腹地时,两面夹攻射击,敌人进退维谷,伤亡数百人。当时一三一师的一团兵力驻扎在河彼岸凤庄、那塘、肖汉,利用一道由肖汉横架美祥的竹排桥进行增援。日军失利后,即派飞机支援,炸断竹排桥,切断一三一师后援,全力组织反扑。双方激战5昼夜,一三一师因战斗力减弱,被迫撤退,但伤亡甚少。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兵事志·十一自然灾异》1989年4月版第369页
西长圩之战
1939年12月21日,日本侵略军由龙州回窜绥渌县境,至西长圩、岜廖村一带,被国民党抗日部队与绥渌县特编队联合截击。两军激战达三昼夜,于靠近邕龙公路的八百标高山上进行三次白刃战,歼灭日军900余。
12月24日,日军出动15架飞机增援,把阵地周围的村庄轰炸成一片火海,最后百多名日军残兵依靠空军的掩护侥幸突围,夺路而逃。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兵事志·十一自然灾异》1989年4月版第369页
7、文物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1972年发现于山圩公社那派大队,1973年挖掘,发现有瓣鳃类、硬鳞鱼鳞片(鳞齿鱼)、弓鲛牙齿、鱼类骨板、上龙类牙齿、肉食类恐龙牙齿和骨骼、其中有三颗牙齿比较完整,齿粗大,略扁,横切面椭圆形,齿冠内外表面皆有发育的纵条纹,密细而显著、长63.52毫米,最大宽为16毫米,属白至纪时代早期爬行动物,命名为“扶绥中国上龙”。
参考文献《扶绥县志》1989年4月版,第4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