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沙埠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下辖镇,位于钦南区中部,钦州市东郊。东与那丽镇、东场镇接壤,南与大番坡镇、钦州港毗邻,西与尖山街道隔江相望,北与久隆镇相连,2018年全镇总面积145.4平方千米。沙埠镇历史悠久,当地特有的坭兴陶制陶艺术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坭兴陶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决心全力培育钦州坭兴陶特色小镇。
来源——钦州市钦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钦南年鉴·2019[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9.12.279-282
2建置沿革
汉朝至晋朝,沙埠镇属交州合浦郡。
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梁代设安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至清末,沙埠镇属钦州、钦州直隶州的城东厢与中和坊地。
民国时期,设有附城等6乡,属钦县。
1950年,分为水东、北营两乡。次年春,分设沙埠等9乡。
1957年,分属附城、尖山两乡。次年秋,并入钦州公社。
1959年6月,改属附城公社,属钦县。
1966年3月29日,分设沙埠公社,属钦州县。
1984年,沙埠公社撤改为沙埠乡,属钦州市。
1993年9月,沙埠乡改为沙埠镇。
1994年10月,沙埠镇改属钦州市钦南区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黄树贤总主编;韩元利本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广西壮族自治区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8.01.1247-1248
3保护与发展情况
沙埠镇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坭兴陶产业,2016年完成了《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编制,以钦州千年古陶文化为依托,着力打造集商业聚集、物流流通、文化传承、旅游度假、产业培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的产业园区。
近年来,沙埠镇做好镇发展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的指引下,城镇骨架初步形成,建设了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广西钦州园博园、北部湾大学城、东盟商贸城、白石湖公园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也促成了镇区整体风貌的提升。
此外,积极推进“美丽沙埠•清洁乡村”、“美丽沙埠•生态乡村”建设,并以点带面,带动各村。目前,沙埠镇美丽乡村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的格局。
沙埠镇历史悠久,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独具特色。镇域内有冯子材墓、刘永福墓、宫保第及龙湾等名胜古迹,还拥有2项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盛名的钦州传统文化坭兴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悠久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家艺术融于一体,同时融入广西民族传统特色元素,形成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
坭兴陶独特的品质、悠久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坭兴陶为载体,沙埠镇策划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认识和宣传钦州的作用。
来源——千年古陶城-钦州揽众山坭兴陶业公司官方网
4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冯子材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冯子材墓
冯子材墓位于钦州城东沙埠镇泥桥村东北的小山丘上,距钦州城13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满目青翠,景色宜人。主墓坐北向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庙式屋檐墓顶用长2米、宽半米的花岗岩刻成。檐下碑前有1对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墓前有3个长5米、宽6米的拜台,左右分列有文士、武将、狮、虎、马的石雕像各1对。它们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制作也精巧。墓前横列狮头石柱8根,4根长4根短,刻有对联云:“万里干城,一方砥柱;寸心金石,万世馨香。”在墓后约500米的公路旁,有一碑亭,亭内有象征官阶等级的巨碑1块,碑文为“大清诰授荣禄大夫建成将军太子少保衔贵州提督世袭轻车都尉加一云骑车尉冯勇毅公神道”。
墓碑上额为“功在-”,两旁对联为“遗爱岂独桑梓,勋名不让刘冯”。墓碑前有供案、台阶和地毯形拜台,气势雄伟。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钦州园博园
钦州园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钦州园博园位于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处于钦州市金海湾东大街与钦州港大道交汇处,到钦州市区约1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接进港大道,西至进港铁路,南侧为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侧为金海湾东大街。规划占地面积82.17公顷,总投资估算9亿元。钦州园博园设计以“滨海风情·陶都绿韵”为主题,通过结合山、林、湖、岛特色资源和当地突出的陶文化,突出展示钦州市本地风景文化特色。城市展园方面,区别于往届集中展示的方式,14个城市展园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融合各地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像南海明珠般散布在山水之间,主要交通要道如丝路串联各个展园,形成一条醒目的“南珠项链”。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5历史名人
吴美胜(1946—1991)
钦州市沙埠乡油路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72年,在犀牛脚盐场当工人。1980年,调到钦州市农科所工作。1986年,当选为市农科所工会主席。
美胜一生勤劳俭朴,一心为公。虽家境困难,但从没有向组织申请补助。一次,他带孩子去看电影《焦裕禄》,回家后即对妻儿说:“做人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心里只装着人民,不论办什么事,千万不要只想着自己。”美胜任工会主席后,带头劳动,关心群众疾苦,深得群众爱戴。在一次涝灾中,农科所的一批良种被浸,他用10台电风扇,日夜吹风翻晾,终于使价值5万元的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1991年5月,洪水冲崩了农科所水坎基堤,所里决定动工抢修,由吴美胜但任技术指导。
堤刚修好,山洪又发,堤坎再崩。7月24日再次修坎,竣工后又遭第8号台风袭击,山洪凶猛异常。 在抢修堤坎的战斗中,美胜一马当先,拼命与洪水搏斗,6次渡江往返取沙袋,终因精疲力竭,于7月25日凌晨3时40分被洪水卷入漩涡,吞没于堤坎的消力池中,光荣殉职,时年45岁。
吴美胜牺牲后,全国总工会追授他“五一劳动勋章”;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他“抗洪抢险英雄”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自治区总工会决定授予他“优秀基层工会主席”称号。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重要事件
1949年12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平艮展开追歼战,共歼灭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直属队大部分,一二五军全部及第十兵团所辖四十六军、五十六军一部分,毙敌、伤敌数百,俘敌4万多人,缴获各种汽车2000多辆、坦克2辆、各种重炮55门。这场战役粉碎了白崇禧集团残部经钦州出海逃往海南岛的美梦。
来源——钦州市地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