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小镇 >> 自治区级 >> 第2批 >> 正文

九覃塘区覃塘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20:59    作者:   编辑:广西特色小镇  点击:

1.简介

覃(qín)塘街道是贵港市西北大门,距贵港市区18公里,是覃塘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南宁至贵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4线、209线和省道南梧公路在覃塘城区交汇线上;南广高速公路距城区20公里,黎湛铁路贯穿全境,鲤鱼江在境内经西江农场注入郁江,是大西南交通出口通道重要的驿站。

全镇面积1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林地面积10万亩。

来源——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覃塘区覃塘街道办事处的批复.贵港市政府

2建制沿革

清光绪年间,贵县(今贵港市)设里、图,今覃塘镇属郭西里[3]

民国22年(1933年)始设覃塘乡、覃南乡、覃西乡、覃北乡,属贵县覃塘区。[3]

民国37年(1948年)分属覃塘乡、覃南乡。

1950年5月,覃塘乡、覃南乡属第三区。

1958年2月,覃塘乡、覃南乡属覃塘区。

1959年,覃塘乡、覃南乡合并改为覃塘人民公社。

1984年11月,覃塘人民公社撤消改为覃塘镇。

2017年11月,覃塘镇改为覃塘街道办。

来源——行政区划·广西地情网、覃塘区人民政府网

  1. 特色资源

覃塘镇主要有石灰石、三水铝矿等矿资源,产出量和蕴藏量十分丰富。

覃塘镇重点特色农业、茶叶、莲藕、香葱、马蹄、胡萝卜等得到巩固发展,茶叶种植面积3000多亩:优质莲藕5200亩;香葱4200亩;马蹄1500亩:连片种植胡萝卜1200亩营造3万亩速丰桉。(自然资源)

  1. 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平天山森林公园

平天山位于贵港市区以北4公里,又名北山,古名宜贵山,唐代建置贵州,取一贵字命名。因其高峻,巍峨挺拔,气势磅礴,状似龙头,故又叫龙头山。其主峰大平天山海拔1157.6米,雄踞郁江北岸,为贵港境内最高点之一。也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明代瑶民起义和清代的农民起义都曾以此山为活动据点。

2003年,平天山获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平天山倚峰重叠,有“-奇景”、“雾雨云涛”、“五马归槽”、“平天飞瀑”、“平天远眺”等雄伟景观。有娓娓动听的“北岳仙池”、“北岭仙棋”、“龙头银矿”、“黄三宫殿”等富于神奇色彩的传说,每个景点,每个传说,都引人人胜,令人神往。

奇景

平天山国营林场,是1960年玉林地区的40名国家干部和技术人员,奉-总司令的命令,为发展军工业,前来兴建的。平天山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5000余公顷。这里有杉、松、樟等1000多种南亚热带区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桫椤,人们称它为植物的活化石。这里还有弥猴桃、白云杉、野荔枝(肉是荔枝肉,核是龙眼核)、野人参、杜鹃花、铁草等100多种名贵树、草和药材。这里年平均气温16--22~C,最低一5~C,空气负离子高,氧气充足。这里林木如盖,郁郁葱葱,挺拔参天,古藤悬吊,百花斗艳,百卉溢香,松涛阵阵,鸟啭莺啼。这里涧壑流泉,常年不乏,清碧秀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避暑、疗养、旅游的好去处。林间开辟有汽车盘山路,每日前来观景揽胜的游客,络绎不绝。

平天飞瀑

平天山水力资源特别丰富,瀑布众多,现有12处水力可供发电,最大的壮潭瀑布,水从高高的山崖上倾泻而下,就像唐朝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瀑布群每秒流量0.5m3,可建电站装机250(KW),可灌溉耕地500亩。山上有上龙楼、下龙楼、大坑、北山等瀑布点,已办上小型水电站,山区农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

平天远眺

巍峨庞大的平天山,山上有山,山山宏伟,悬崖险峻,山路幽深,峰回谷转,怪石嶙峋。漫游绝顶,山巅如台,霞烟袭袂,白云绕足,飘飘然如天上游。朝观日出,红烟滚滚,霞光万道,璀灿耀眼。暮赏落日,残阳如血,山衔余辉,幻化万千。

向南远眺,郁江如带,飘动在浔郁平原上;南山二十四峰,似披着青纱的少女,亭亭玉立,惟妙惟肖。三国廉吏陆绩浑天图、大成国建章王黄三岐山寨遗址清晰可见。横跨郁江的铁桥、公路一桥、二桥,气势如虹。贵糖公司、仙衣滩电站宏伟壮观。向西眺望,六班水库翠绿的水面上空,飞鸟翔集,令人陶醉。

眼前雾海翻腾,时而雾气绸缪,遮天盖地,时而雾散云开,游人有如置身凌霄仙境。名流诗曰:登临欣纵目,征雁正横空。远岫飘去霭,近山啸谷风。溪水竞韵美,-浪涛雄。遥看郁江畔,长桥化彩虹。

北岳仙池

北岳仙池位于平天山北侧山腰,有盘山公路直达,1989年列人贵港市新八景之一。路边山谷口有道屏风墙,门额-:“北岳仙池”四个大字,两侧门联:“牛郎寄语回北岳,仙女临池洗凝脂。”字迹古朴苍劲,笔力粗犷。

进入墙门,沿曲折的小道牵藤扶树前行30米,便到仙池。仙池三面环山,茂林掩映,悬崖流泉潺潺有声,似一条银练注入天然池塘中,池水清碧见底。这里绿树朱崖,环境幽静,日映蓝天,夜托明月,一派岭南山水风光。相传天宫七仙女看中了这个地方,每逢农历七月初七,便结伴到北岳仙池,她们脱衣解裙,尽情地游泳戏水一番后,还要攀爬古藤荡秋千,分享人间乐趣。其中年纪最小的七仙女,羡慕人间美满幸福生活,不愿与众姐妹回天宫,便留在人间与一放牛郎结为夫妻。此事不幸被天宫王母知道,派下天兵天将,勒令七仙女立即回天宫,活活拆散了天上人间一对好夫妻。然而,人间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今日终于实现了。后人有《仙女临池》诗:“羞解罗裙下玉池,胭脂洗尽醉娥眉。金钗早插重施粉,莫误牛郎约会期。”

北岭仙棋

民间流传,明代嘉靖年间,贵县某山村有个冯克利,排行第四,又名冯四,上大平天山采药,忽见霞光闪亮,山顶上不断传来笑声,还有喊冲喊杀声,声音宏亮,传出10里开外。冯四甚感蹊跷,便使劲爬树攀藤,纵步上山看个究竟。一看,有两条汉子,长得牛高马大,面圆耳宽,鼻直口方,头裹黑色素巾,披衣露肩,腰系红带,髯毛垂胸,目光炯炯有神。原来是两位仙人,面对面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对弈。冯四不声不响地靠上前去,半蹲半跪地在旁边看着,不知不觉熟睡了。

天蒙蒙亮,东山升起红彤彤的太阳,天空降下一片白云,一阵狂风刮来,两个弈棋仙人给冯四赠送一件无缝仙衣,留下满枰棋子,便乘云驾雾飞走了。冯四睡醒过来,收拾包篓,扫净身上积得厚厚的坭尘,便下山回家。待回到家里,却见房屋依旧,人事已全非。他怎知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百千年过去,子孙已易代,无人认识他。寨主看他形神有异,说他是妖怪,把他放人大铁锅里,放火焚烧了三日三夜,估计已变成灰炭。然而揭开锅盖一看,只见冯四身穿仙衣,在锅里闭目养神,安然无恙,吓得寨主没命奔逃。冯四自此云游各地,行医济世,后来羽化登仙。朝廷知道了此事敕封他为三等圣爷,各处建三界庙三界爷神像,四时香火不绝。

清光绪(癸已)十九年(1893年)修《贵县志》时,把“北岭仙棋”列为原贵县八景之一,今此棋局遗迹尚存,游人到此,无不望空嗟叹。

黄三宫殿

清同治二年(1863年),农民起义领袖黄鼎凤,(排行第三,又叫黄三),率队上平天山顶,建立根据地,号平天寨,自称大成国建章王,在山寨上建造宫殿。

平天寨前面和左右三面,石壁耸立,高三十多丈。山上有泉水,有地坪,平时屯兵耕种,战时可攻可守,寨上修筑内外两闸,闸口上置一门4吨重的大炮。前后左右,修筑工事三重,工事上炮台、枪口星罗棋布。寨前闸难于仰攻,左右两侧更难攀登。有诗云:“虎贲三千安社稷,龙飞九五定乾坤”。当年黄鼎凤以平天寨为中心,建立覃塘周围300多里大小村庄700多个根据地,从覃塘出兵贵县、上林、宾州、横州等州县,宣言出师长江,要与太平天国呼应,彻底推翻清王朝。今平天山顶平天寨遗址尚有当年使用的油池、炮台、战壕等遗迹。黄鼎凤的英雄形象及其英雄气概,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龙头银矿

清光绪年间修的《贵县志》载:贵邑平天的龙头、六班、三岔等山,绵亘数百里,金、银矿蕴藏特厚,开采、冶炼金、银历史悠久。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郊出土银锭四块,其中一块铭文:“朗宁郡都督府,唐天宝二年(743年)贡银壹锭,重五十两,朝仪朗权怀泽郡太守”。唐代贵县(今贵港市)属怀泽郡,可见贵港市产银历史久远。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县令蒋庆锡雇工开挖银矿,矿工生活苦不堪言,遂聚众“为盗”。道光年间县令王济招商办银矿,贵县附近武宣、桂平三县的土地高度集中地主手里,农民生活贫困,加上天灾频仍,匪盗猖獗,饥民为了糊口,纷纷上龙头山开矿炼金。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奇石乡那邦村石达开,来到矿山宣传发动后,两千余名矿工,马上跟随石达开奔赴金田,参加起义,投入反清大潮。来到矿山宣传发动后,两千余名矿工,马上跟随石达开奔赴金田,参加起义,投入反清大潮。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5历史名人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响应附义。配合大成国李文茂部击败团练,占贵县城后,改贵县为怀城,被封为将军。七年六月,率部联合宾州(今宾阳)义军首领谢秉彝等万余人攻克宾州,改宾州为临浦州。八月与李锦贵克上林,改上林为澄江县。后宾州失守,率大成军复克宾州。乘胜北征南讨,占来宾、迁江、永淳、武缘、横州、灵山等县,分钱粮,薄田赋,颇得民心。因屡立战功,其间被晋封为大成国隆国公。

十年春,湘军大举入桂。翌年大成国倾覆,贵县被湘军攻取,率部退据覃塘。同治元年(1862)五月在覃塘誓师,统领5万军民再克贵县城,发布安民告示。随后直逼浔州府,欲光复大成国。与清军奋战月余,在岭头铺遭刘长佑部截击,败退覃塘。二年覃塘失守,退入小平天。在小平天山顶筑寨以图久守,自称建章王,刊刻《尧天五典》诸书。刘坤一率湘军围攻,苦战数月,屡不得手,俘获其母骆氏及其妻周氏上山劝降。三年五月,依劝下山被俘,在贵县被凌迟处死。平天寨将士被尽杀。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陈培仁

陈培仁(1902-1928) 又名祖尧,覃塘镇西鱼洞人。1924年在上海浦东中学特别班就读。

1925年春,与在上海的桂籍学生组织新广西期成会上海分会,被选为负责人。夏,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广州中山大学,主编《民间》 、《疾呼》等期刊。1927年3月受党派遣回贵县活动,任贵县国民党部农民部长、《贵县青年》 主编。1927年春,与梁若柱、黄彰到石卡搞农运,声振贵县、横县。9月,在覃塘排厚村建立革命据点,组织农民自救团,先后在排厚、郭留、福龙、柳山建立党支部。

冬,首届中共贵县县委成立,任书记。1928年3月20日被捕,26日在县城北门外就义。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