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小镇 >> 自治区级 >> 第2批 >> 正文

时尚小镇钟山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21:02    作者:   编辑:广西特色小镇  点击:

1.简介

钟山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接望高镇,南靠羊头、回龙镇,西连公安、红花镇,北与富川瑶族自治县交界,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2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4357亩,其中水田27921亩,旱地26436亩;林木蓄积量达25万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矿产资源以稀土、石灰石、铁矿为主。323国道横贯东西,桂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等级公路4条长约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入口连线12公里,二级公路10公里,其他等级公路38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高速公路连线人口仅0.5公里,距洛湛铁路望高站约12公里,距贺州市39公里,北距桂林176公里,南至广州35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525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9.8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非农业人口4.1万多人(含县城人口)。人口以汉族为主体,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4000多人。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72页)

2.建置沿革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钟山设镇。

民国6年(1917年)属钟山县城区。

1951年后属城厢区(乡)。

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

1960年为钟山人民公社。

1980年改为钟山镇人民政府。

2005年7月原城厢镇并入钟山镇。

2006年,辖21个村委3个社区146个自然村。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72页

3.自然环境

钟山镇为丘陵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四周土山高峻连亘,中间地势由北向东南及西南倾斜,形成丘陵石山和盆地相间地貌。主要河流富江由富川流人境内龟石等8个村委折向东南汇入临江。

钟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1628.8小时,年平均气温19.6°C,极端最高气温38.8°C ,极端最低气温-3.7°C;年平均降雨量1530.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71.4毫米,最小降水量1091.2毫米;无霜期322天。主要山峰有西山岭,主峰海拔643.2米;黄牛堆岭,主峰海拔515米;牛冲岭,主峰海拔417米;酒瓶山,主峰海拔451米。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272-273页

4.地方节日

地方节日,统称惯时节,有炮期和会期之分。炮期为地方寺、观、庙放炮的日期。会期则是一村或数村为纪念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而约定俗成的日子。

钟山地方节日颇多,村村寨寨都有节日,农历正月节日较多,以后每月都有节。自民国流传至今的主要节日有:

正月初五日,原是回龙乡洞心寺的炮期,也是该地董姓群众的节日。据传,200多年前,回龙一带地瘠人贫,生活困苦,外出谋生常遭他人欺侮。为防卫计,须学本领,但又无资聘师,只好练学投石。开始以悬物为靶,继而相互对打,使人练就一套能击能防的过硬本领。逐渐成风,恒久为习。每年春节前后的农闲期间各村都组织民众搞互相对打的活动。当时,不知是谁作了这样的顺口溜“洞心寺、寺洞心,三年不打石头仗,就发人头瘟”,将此习赋予迷信包彩。所以,后来众议将正月初五洞心寺炮期的习俗改为打石头仗。仗地设在洞心寺旁的两个小土岭上。以回龙至同古的路为界,路东边的以董姓村寨为主,占东土岭(白鹤头)为阵地;路西边的也以董姓村寨为主,占西土岭(老虎头)为阵地,互相对垒,年年开仗。每年从正月初一至初四,双方以儿童为主上阵,叫做小打。初五以训练有絮的成年人(称仗手)上阵,叫做大打。是日观仗人群达数千之众。参战者每人双手握石,固守阵地,三人一组,一二三线排开,主次分明,乘虚而攻,能进能退。从中午战至下午,直至打败对方,夺下山头为胜。对打仗的伤人事故历来有不记冤仇的仗规,并有仗后同席共饮的习俗。民国30年,县府派出警察前往禁仗,反被群众驱逐出境。解放后,50年代初期还有此俗,后群众自感开益,废打石头仗,改为亲戚朋友来往交际的节日。

正月初十日,是羊头乡北帝庙(亦称真武观)的炮期,也是羊头新寨、柿木园、碰朗、黄牛山、仙人巩、垒田等村群众的节日。民国期间,群众除招待客人外,都到观庙进香。庙地以放炮为主,年年届期都放炮,附近乡民前来抢炮。民国36年炮期,回龙乡、附城乡、望高乡群众都来抢炮,因互不相让,引起争端,导致撕打,结果重伤10多人,轻伤者更多。后来把抢炮之俗改为抽签,谁抽中谁就将炮头接回去,不再进行抢炮。解放后,放炮之俗不兴。1958年,因破除迷信而毁庙废神坛,祭祀绝迹。60年代末“破四旧立四新”,节日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至80年代,节日之俗复兴,以访新拜友及开展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

正月二十五是原钟山城内城隍庙的炮期,民国期间,是日抬“城隍爷”出游,放炮游行。县城居民张灯结彩接亲待友。是夜,在南门桥上施放焰火娱乐至半夜。解放后,以过元宵节为主,旧习已废。

正月十八日是公安乡丹霞观(俗称天师观)的炮期,也是附近钟姓群众的会期。相传汉留侯八世孙张道陵曾在“丹灶山”修道炼丹、用“灵羌、灵艾”给人治病,以“宝符、宝印”为民驱邪,后成仙。人们在其地(浮云岭)建道观祭祀,历代香烟缭绕。节日除放炮还炮外,喜演桂剧。40年代末期,常请外地名剧团前来演戏,少则3天,多则5天。公安、红花、燕塘、英家、附城、回龙等地群众来往不绝,商贾、赌徒会聚。炮地既是娱乐场所,也是赌场、商场。解放后,放炮还炮之俗已废。1958年,观字被拆除,香火断绝。节EI活动改以各村寨举行。唱戏放电影之风以南门村为盛。1984年,群众集资重修观字,恢复神像,不时有人进香、求签、许愿。

正月二十五日是钟山镇龙山庙的炮期。民国期间,有放炮还炮、演戏、舞龙舞狮之俗。解放后,节日以开展演戏和放电影等娱乐活动为多。客人来往络绎不绝。60年代至70年代节日活动冷落。80年代初期恢复过节习惯。1984年节日前后演戏3天,夜间放电影、录像通宵达旦,街道、娱乐场所人满为患。是晚在县红星广场施放焰火,观众达数万人之多。

二月初二日,是石龙乡民的“开春节”。清末民初,民间有“吃正月、耍二月、拖拖拉拉过三月”的陋习,不利春耕生产。为禁二月以后的玩春风,集众决议,定二月初二为“开春节”。解放前,节日(也是圩日),习惯演戏、舞龙舞狮、买卖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客人来往甚众。解放后,节日习惯依然。

三月廿三日,是英家街粤东会馆“王母娘娘”的生日,也是英家街民众的节日。英家地处思勤江畔,明末清初,是县西南的重要集镇,官盐“子埠”。粵东商贾纷至沓来,办百货和丝绸店摊。购土产、开当铺、立会馆,为方圆数十里土特产、日用百货的集散地。英家街居民多为粤东迁来的客家人,三月廿三日是他们的会期。民国期间,每逢节日(也是圩日),邻县的源头、走马、黄姚等地都有不少人来赶圩和访亲会友。尤值三年一届炮期,来往客人众多。炮地市场有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等生活、生产资料出售。解放后,节日会亲访友之俗依旧,交换生活生产资料的贸易更加兴旺。

--来源:钟山县志(704-705页)

5.人物传记

1.革命烈士

赵修良

赵修良(1920-1950),钟山县城厢乡榕木洲村人。从小好学上进,为人诚实。1940年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平乐师范学校。1943年毕业后,曾在望高中心校任教。1947年改行为羊头乡公所会计员,直至钟山解放。

1949年12月,修良到八步平乐专区税务训练班学习,3月上旬被分配在钟山县税务局工作。赵修良工作认真,诚实积极,不怕困难。局领导调他到环境复杂、工作难度大的第三区(红花)去开辟工作。他和陈孟一起去红花组建税务所。1950年4月26日,赵修良和陈孟商量后,决定到两安乡沙坪村了解酒税的情况。两安是山区乡,沙坪离乡十多华里,与恭城县的三江毗连,时有土匪扰乱。两安乡人民政府为了保护税务人员执行公务,派出武工队员陈良托和管税员卢胜通护送,他们4人下午4时启程回乡,陈孟和卢胜通先行,赵修良和陈良托稍后。从恭城窜来小股土匪,埋伏在沙坪河边。前行的陈孟和卢胜通穿的是便服,没有引起土匪注意。后走的赵修良和陈良托因有武装而被敌人盯上了,当他们走到村边的福隆庵附近时,埋伏在河边的10多个土匪-跃而起,将他俩围住。陈良托虽持步枪,已来不及保护战友和自己,就被土匪抓住了(陈后来被杀害于钟恭交界的车头坳岭上)。赵修良被土匪开枪击中倒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殉职时年30岁。

--来源:钟山县志(729-730页)

2.名人

蒋氏

蒋氏,女,南北朝时期临贺人,钟士雄的母亲。她的丈夫钟骞,字宗闵,是魏太尉(繇公)的二十八代孙,系钟山县城厢乡白马村人,南北朝时封贺城太守。蒋氏生二子,长子士雄为拜开府仪同三司伏波将军,持节广西酋帅。仕陈主(叔宝)为伏波将军,陈主顾虑士雄不忠朝廷,所以将其母蒋氏禁锢在京城为人质,直至隋开皇(杨坚)十年(590年)陈灭,晋王(杨广)平江南,因士雄在岭表,以恩义相待,方送蒋氏回临贺。不久,虞子茂做乱,举兵掠城,企图分割岭南,派同谋钟文华劝士雄归附,士雄准备响应。蒋氏知道后,训戒士雄,道:“我在杨都,因陈主备尝艰辛,今逢圣化,母子方能团聚。尚不能上报朝廷,怎能叛国为逆!分割天下!你如果禽兽为心,背德忘义,我将死于你面前。”士雄奉戒,不与子茂来往。蒋氏复书子茂,喻以祸福,子茂不听,后被官兵击败。开皇甚为敬佩,封蒋氏为安乐县君。大业三年(607年),蒋氏终于临贺,次年正月元日迁附于富川松安里元号水西里。有安乐县君神道碑刻在今钟山城厢乡民富村公所白马村的合掌石上。

--来源:钟山县志(7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