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巴马镇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中部,系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县的物资集散地、旅游集散接待中心城镇。东与凤凰乡、那桃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交界,西接所略乡、甲篆乡,南与燕洞乡接壤,北靠西山乡和东兰县武篆镇。2016年全镇总面积24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89个自然屯288个村民小组及4个社区105个小区,总人口8.7万人,居住有壮、汉、瑶、仫佬、毛南等5个少数民族。
----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321页)、巴马年鉴2017年(305页)
巴马镇除北部介莫村属石山区外,其余均为土坡丘陵,石山面积占25%,土坡面积占70%,水域占5%。海拔在200-400米之间。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度,年无霜期337-358天,年降雨量1650毫米,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盘阳河流经镇境30公里,另有傍莫河、巴马河、龙洪河、民安河等多条河流汇人,最大流量1413万立方米每秒。
----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321-322页)
传统农业主要有有水稻、大豆、玉米、蔬菜、火麻等,长寿资源物产丰富,长寿食品种类繁多。土特产品有小巴香猪,小巴香猪久负盛名,“葛根”、金茶花、铁皮石斛等中药材远销广东、香港等地。
2.建置沿革
明朝嘉靖7年(1528年)在巴马境内置甲篆、岜马、万冈3个巡检司,镇境属岜马、万冈两个巡检司管辖,为建治之始。
民国元年--23年(1912-1934年)属百色县、凤山县管辖。
民国24年(1935年)广西省政府设置万冈县,镇境设为定马乡。
1949年12月1日万冈县解放,镇境隶属盘阳区。
1951年8月撤销万冈县后归东兰县第九区。
1956年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设为巴马区,1958年撤区建人民公社,巴马区改为红旗人民公社。
1961年隶属城关公社。
1962年恢复区建制隶属城关区。
1969年又将城关区改为城关公社。
1972年从城关公社划出巴马、巴发、巴廖、设长4个大队96个生产队5条街成立巴马镇。1984年底撤销城关公社,把原属城关公社的炼乡、盘阳、法福、坡腾、巴定、赐福、那坝、元吉、龙洪、介莫等大队划归巴马镇,全镇增至14个大队。
1993年县城街道非农业人口的居民成立居民委员会,划归巴马镇管辖。
2002年8月撤销居民委员会,成立城东、城南、城中、城北等4个社区,仍属巴马镇管辖。
----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321页)
3.行政区划
辖城东、城中、城南、城北4个居委会;巴马、巴发、巴廖、设长、盘阳、法福、练乡、坡腾、巴定、赐福、那坝、龙洪、介莫、元吉14个行政村。
4.人口民族
巴马镇共辖4个居委会和14个行政村186个自然屯285个村民小组及4个社区105个小区,总人口6万多人,境内聚居壮、汉、瑶、仫佬、毛南等五个民族。
5.地理环境
巴马镇是桂西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的交通枢纽,国道323线贯穿镇境,距南宁251公里,东与凤凰乡、那桃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交界,西接所略乡、甲篆乡,南与燕洞乡接壤,北靠西山乡和东兰县武篆镇。著名的岩滩水库库区水面延伸至镇城下,航道上可抵贵州,下可达港澳,水面交通十分便利,城镇建设发展迅猛,通讯发达,电力充足,风景优美,发展一、二、三产业潜力很大,是投资经商建项目的最佳位置。
----巴马年鉴2017年(305页)
6.自然资源
巴马镇区位优势独特,矿产资源丰富,长寿资源得天独厚。
巴马镇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其中辉绿岩、钛、猛、铜、矿泉水和金矿已成为该镇的六大矿产,这些矿藏都在近县城3公里以内,并都已实现“三通一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矿产资源主要有辉绿岩、石灰岩、钛、锰、铜、金、硅等。其中,辉绿岩储量7.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赐福、那坝等村,矿石质硬,经切磨抛光后光泽度可达86度以上,且花色鲜美。生成于三叠系地层的赐福矿泉水含有锶、偏硅酸、溴、碘、锌、锂、硒等10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由于多种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镇境空气的洁净度和负氧离子的浓度特别高,一年内负氧离子浓度在10000-20000个。所以巴马镇长寿老人特别多,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巴马镇百岁以上老人就有21人。
----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322页)
全县有百岁以上老人82人,其中在巴马镇居住的就有21人。长寿老人常饮食的火麻液、巴马香猪、黄珍珠玉米、茶油、竹豆、饭豆、长寿粉丝等食品十分丰富。长寿食品中格嘉王、格嘉糊、格嘉香酥、三蛇蛤蚧洒、蛤蚧大力神等远近闻名,特别是巴马香猪,远销广东、香港等地,已被国家审定为“中国香猪之乡”。该镇境内投资兴建的矿产品和长寿系列产品加工厂已近20家。
7.长寿之乡
2016年巴马长寿老人情况:
巴马是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长寿之乡,是“上天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士”,是人类探索长寿密码的摇篮,是国际长寿养生的圣地,是“候鸟人”云集的地方。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与生命、健康、长寿、养生相关的奇迹。在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五个世界长寿之乡中,巴马是唯一百岁老人续年呈递增的地区,长寿老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之高,举世罕见。1953年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境内百岁以上老人有1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3.88万人中百岁以上寿星有74人,百岁老人占比例为万分之3.1;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6万多人中就有82名百岁老人健在,每10万人中有29.9位百岁老人,而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 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应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巴马的这个数据是国际标准的4倍多。2015年,全县总人口29.91万人,其中,100~109周岁的老人有94个; 110 岁以上的老人有6人。100 周岁以上老人占比例为34.48/10万; 2016年,尚健在的百岁老人有97人,最高寿者为那社乡那勤村的黄妈依,2016年时为119岁高龄。
----巴马年鉴2017年(332页)
8.长寿解密
医学证实,人离开空气5分钟就会因大脑缺氧而死亡,空气当中的负离子是人类长寿的重要因素。巴马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而几个长寿村空气中负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然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1]
巴马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冲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宜人。负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哮喘,稳定血压。[1]
广西巴马世界长寿之乡的存在让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得到了最好证明,研究发现,巴马地区人口百岁率之所以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负离子浓度高,可达3万/cm³。在巴马,几乎找不出一个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患者,大部分老人无疾而终,而糖尿病患者在此地居住月余,就基本上可以不用再打胰岛素。巴马负离子最高的百魔洞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7万/cm³,很多得了癌症的病人付费在这里呼吸负离子。基于负离子的作用,它又有“空气维生素”之称。无数临床研究发现,负离子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失眠,通畅心脑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改善失眠、哮喘,缓解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具有显著疗效。[2]
9.经济概况
巴马镇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8816万元(粮食总产量1.1万吨),非公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1989家,从业人员6843人)营业收入32733.45万元,总产值达21827.73万元,实现利润1474.55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564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3600多万元。财政收入576.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6元。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盛产水稻、瓜果、鱼类、香猪、木材等。主要工业有水泥、制糖、建材、淀粉、长寿食品、香猪加工等行业。全镇共有学校61所,在校学生6376人,在职中小学教师542人。巴马镇这块美丽的土地养育着一方团结的民族,干群齐心,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巴马镇的区位优势正日益凸显出来。
2016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2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680万元。
----巴马年鉴2017年(305页)
10.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民国16年(1927年)农历腊月29日,凤山县农运特派员黄明春(黄松坚)组织盘阳区(时属凤山县,今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盘阳村)农军和西山农军在盘阳街举行武装暴动。
1930年3月28日,红七军结束隆安之战和恩隆(今田东县)平马马鞍山战斗后向东凤革命根据地转移,部队行军到巴马镇亭泗(县城南侧)一带时,遭到从隆安、马鞍山迂回到这里埋伏的桂系军队李画新部蒙志仁、覃兴两个团的伏击。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指挥部队与桂系军队展开激战,战斗持续几个小时,后获悉桂系军队有援兵增援,张云逸果断命令部队撤出阵地,向盘阳方向进发,往东兰与韦拔群领导的三纵队汇合。
1947年9月6日,中共右江地委在万冈县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队伍由桂西人民解放军东万支队的团结大队、爱国大队、民主大队、胜利大队和县直属中队共1200人组成。起义队伍攻克了县城,解放了全县14个乡(当时全县有16个乡),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9月7日,宣告成立万冈县临时民主政府。
----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325页)
11.巴马五宝
巴马火麻:据日本生物考察团研究结果,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卵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等,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是常见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含量的最高者之一。在功效上,火麻仁可将体内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既能排毒减肥,又可养阴滋补肾肝。长期食用,不仅对慢性神经炎、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还有养心益血、延年益寿之功。 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寿乡人们称为“长寿油”,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在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同时含有大量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硒、锌、锰、锗,还含有被誉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ALA)。巴马火麻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只产于巴马北部的石山,产量稀少且价格昂贵。巴马火麻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有效的抗衰老和抗辐射植物,鉴于在美容养颜和抗衰老方面的潜在价值,1999年联合国粮油调查署考察巴马火麻后向全世界特别推荐巴马火麻油为“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油”。
可滋泉:巴马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形,使这里的水属于碱性离子水PH值7.38~7.95,氧化还原电位低(ORP)35~150MV,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巴马地磁强度在0.45~0.5高斯之间,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磁力线切割作用下,大分子团水被磁化成了小分子团六环水。 健康价值:1999年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Dr.Erwin Neher和Dr.Bert Sakmann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小分子团水才能通过2纳米的人体细胞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核和DNA,活化细胞酶组织,激发生命活力,而其他自来水、纯净水都无法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因此巴马小分子团水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康水、生命之水。美容价值:1999-2006年国际自然医学会通过7年的研究表明人的机体长期补充巴马泉水对皮肤具有显著的水嫩、润白、抗衰老作用。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森下敬一博士称“巴马是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并正式向全世界推荐巴马可滋泉水为世界珍稀天然水,巴马泉水也因此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十大美容泉之一。
巴马地磁:巴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导致地磁增强。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断裂带把巴马一分为二,即西山、凤凰、东山三个乡为石山地区,其余七个乡镇是土坡丘陵地区。 科学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液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调协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
远红外日照:巴马在高磁场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长,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它能不断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
巴马白泥:巴马白泥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巴马白泥具有防晒和阻隔紫外线的功能,尤其是清洁控油效果突出,可广泛用于护肤领域制作各种粉饼、洁颜粉、爽身粉、面膜等。巴马白泥富含AL元素,Vita矿物营养混合成份及其他水分补充与舒缓肌肤的精华素,达到理想的美肤效果。 去除枯死的表皮细胞令新生的肌肤得以脱胎而出,大大减少皮肤上的干纹及皱纹,使皮肤更柔软更光滑。可以镇静和舒缓皮肤,恢复其青春肌肤独有的柔软和活力,抗氧化剂维他命E醋酸纤维素有助于防止游离基细胞的损伤,并且与其它各成份和谐协作,以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活力。
12.巴马土特产
土特产品有巴马香猪、山茶油、万冈红牌系列保健酒、珍珠黄玉米系列产品、火麻、油鱼等。
巴马香猪:是中国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是名优特产中的珍品,已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明清两朝曾为上贡皇帝的贡品。巴马香猪体型矮小,骨细脚短,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易饲养、性野早熟、断乳小猪可食用等特点。皮薄肉瘦、肉质鲜嫩、口感甘香、营养丰富,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山茶油:巴马山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食用油,是巴马长寿人群长期食用的长寿食品之一。该产品色泽浅淡清亮,气味芳香,无苦涩味,不易氧化酸败凝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可有效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脂肪累积。
13.参考资料
1. 广西巴马长寿村揭秘, 1991年11月,巴马被认定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5-01-09]
2. 长寿的秘诀,解密巴马长寿村 .北晚新视觉[引用日期2017-01-10]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巴马镇榜上有名。
2020年4月,巴马镇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14.研究现状:
[1]罗远玲,陈旻.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环境与历史演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07):97-100.
[2]陈薇.广西河池市巴马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比较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09):55-56.
[3]周凯,张菁菁,张育诚.“候鸟人”群体社会管理模式——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1):49-51.
15.人物传记
李建良“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一句承诺15年 无悔付出
李建良,男,1967年出生,广西巴马人,现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看守所教导员。1988年毕业于广西人民警察学校。从警28年来,他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01 年6月,巴马所略乡局桑村(与百色市田阳县交界)黄雄(化名)因在田阳、武呜等地犯下3起命案被法院判处死刑。2001年9月,杀人犯黄雄走向刑场,行刑前含泪求李建良照顾自己孤苦无助的家人。李建良望着满脸期待的黄雄,说:“放心吧,你的妈妈和孩子,我会照顾好”。15年来,李建良省吃俭用,翻山越岭给黄雄的母亲还有他的两个儿女送衣服送钱,陪他们吃饭,聊天,默默照顾黄雄的家属,累计为他们捐助5万多元。李建良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待我如家人。他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真心实意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他的爱民情怀和一诺千金,诠释了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新时期公安民警的光辉形象。好人永远会被社会尊重。2016年7月,李建良被评为“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当选2016广西公民楷模十大新闻人物,特色入围“中国好人榜”。
----巴马年鉴2016年(331页)
16.其他
视频链接:
1.巴马镇
https://vd3.bdstatic.com/mda-kiqibnjevx6wk9md/hd/cae_h264_nowatermark/mda-kiqibnjevx6wk9md.mp4
2.巴马镇实录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960525374924596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