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黄姚镇位于昭平县东北面,地处昭平、钟山、平桂3县(区)交界点,北与钟山县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与凤凰乡、平桂区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与走马乡相依。镇政府东距贺州市72公里,西距县城70公里。在建桂梧高速公路途经境内界塘、岩头、杨村、篁竹、巩桥、笔头、中洞7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244平方公里,总人口59827人,其中街区人口1972人,非农业人口2589人,是全县人口第一大乡镇。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
2.建置沿革
黄姚发祥于宋开宝五年(972年),时有黄姓、姚姓两户土著人家居住。宋朝皇祐(1049—1053)年间狄青南征,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有部行至黄姚询问地名称,得知黄、姚两姓人居多,于是以姓命名,遂称“黄姚”。明代属宁化里,清属关区。民国设黄姚镇,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设置黄姚区和黄姚公社。1984年,黄姚公社划分为巩桥乡、黄姚镇,黄姚镇政府所在地设在黄姚街,辖6村(委)。2005年8月,巩桥乡并入黄姚镇。2006年,辖19个行政村(街)委会,5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008户。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3.特色资源
黄姚镇特色资源一览表
资源类型 |
概要 |
|
文化资源 |
物质文化 |
黄姚古戏台、黄姚石板街、 文明阁、宝珠观、带龙桥、兴宁庙、 |
非物质文化 |
鱼龙灯节、柚子灯节、取水节等 |
|
自然资源 |
山体景观 |
仙殿顶 |
水域风光 |
姚江河(姚江、珠江、兴宁江组成) |
|
田园风光 |
蚕茧、青梅、柑橘、柿子、板栗、晒烟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景观 |
|
产业资源 |
农业 |
黄姚豆豉、九制黄精、晒烟种植等 |
商业 |
高岭土开发与陶瓷加工项目、宝石加工、劳务输出等 |
|
旅游业 |
黄姚古镇旅游业。 |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
4.城镇建设
黄姚镇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农副产品有蚕茧、青梅、柑橘、柿子、板栗、晒烟以及享誉东南亚、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佐餐调味品黄姚豆豉,滋补佳品九制黄精等。2006年,晒烟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大关,仅此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 古镇内的庙宇祠堂、亭台楼阁等古建筑规模达162200平方米。2005年9月,黄姚古镇荣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古城镇。2006年4月,黄姚古镇喜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景区称号。2006年,1-8月份,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9.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0多万元。
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6752万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农业总产值25134万元,同比增长12.3%;实现第三产业产值13580万元,同比增长3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0万元,同比增长18.6%;完成财政收入581.9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7元,同比增长9.5%。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5.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黄姚古戏台
古戏台就在黄姚镇内,是广西目前保存较好的明代古戏台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 。清乾隆、道光年间(1736年~1850年)和民国5年(1916年)都进行过维修。 1983年, 又对这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戏台进行了全面维修,并把它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戏台左与“宝珠观”庙堂为邻,右有百年古樟的绿荫遮蔽,背后是日夜奔流的“小珠江”, 整个环境幽雅宁静, 是看戏的最佳场所。戏台为亭阁式,以8根木柱作为支架,属单檐木石 砖瓦结构。 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布局,分前台、后台、后边厢三部分。前台长8.7米,宽 5.5米,高3米,台面离地1.65米;后台长13米,宽3.3米,三侧用火砖围砌,后侧开有花窗; 后台两边有厢,厢沿设木栅栏;前台与后台之间以木屏风隔开。舞台在前,化妆室在后。屏 风中镶有“可以兴”3个金色大字,为清代举人林作楫题书,它道出了戏台当时起到的作用。 戏台阁顶塑有二龙戏珠,前台第二道的台柱上刻有一副对联:“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 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后柱联语为“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庆清平乐; 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后台左厢房门楣题为“飞燕”,右厢房门楣题为“惊 鸿”。再上方又各有一画,分别是《古松寿鹤图》和《梅花鸟语图》。前台天花板中央又有 一幅《双凤奔月图》,色彩绚丽,富有民族艺术特色。戏台基部四周用方形大石板围砌,十 分牢固美观。前台地面铺设火砖,台面铺设木板,与地面架空。在单层厚木板铺成的戏台下 面,放着4口大缸,让唱调及锣鼓声于此产生共鸣,具有扩音效果。据当年看过戏的老人说, 每当戏台上击鼓鸣锣,不仅声传全镇,就连15里远的大风坳也能听到。
自戏台建成以来,上演过的剧目无从计算。而每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古戏台都要演大戏,桂剧、彩调、粤剧都在这里演过。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从事抗战文化事业的名人,包括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及其带领的抗日“戏剧兵”等从桂林撤至 这里后,专门在古戏台演出过许多宣传抗日的话剧和地方小戏,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黄姚石板街
黄姚镇的大街小巷全部用灰黑色的石板镶砌而成,全长约1.5公里。
石板是由山石凿成的方块板材。铺路时,块与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全靠其准确的尺寸摆正,牢牢拼接。虽历尽沧桑,至今仍无松动。
石板街,最早铺于清初,即山根寨那一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街中心的石板己踩 成槽状,故有“老街”之称。康熙、乾隆以后,陆续铺设东门楼至榴李街一段,长约200多米。 后随着居民增多,街道遂延扩成今日状态。
有一条名“鲤鱼街”的,原来铺石板时,在街心碰上一块天然大石露头。匠工便将它凿 成一条长约两尺的石鱼,凸出路面寸许,摇头摆尾,颇为生动。此即“盘道石鱼”,为黄姚 八景之一。
石板街最阔的为迎秀街,约5米;最窄的是金德街羊巷口,不到两米,两旁还各摆肉台 一张,两人相对行走,只能擦肩而过。每逢圩期或节日,妇女得早早起床挑水,否则中午人 多,羊巷口过不去,饮用水都成了问题。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文 明 阁
文明阁位于黄姚镇东南天马山西麓,前依姚江,右傍螺峰。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 ~162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十年(1830年)、同治九年(1870年)及民 国15年(1926年) 4次重修。
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禄亭、惜字炉、天然图画、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楼等12座建筑物,今尚存8座,阁内 历代名人题诗勒石颇多。较著名的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题书的“鸢飞鱼跃”,清代太史 刘宗标所题的“小西湖”和国民党陆军少将、本地人何武所题的“蔚然森秀”等。笔法皆苍 劲隽秀。古阁附近,亭台适布,怪石嵯峨,古树成荫,一派幽致雅静,为黄姚旧八景之首。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宝珠观(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宝珠观位于黄姚镇的姚江与珠江汇合处,因紧靠宝珠山旁而得名。原为一道教庙宇,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度重修。分 上下两殿,皆雕梁画栋,精刻石柱,琉璃盖顶,殿内壁画栩栩如生。观门前有一对石狮,照 壁月门拱衬。观三面临水,内外有古榕数株,传为观里先前的老道所栽。宝珠山下有一拱桥, 桥头建有佐龙祠1座。桥下有一大石,形似鲤鱼,而且还有3米多高的“禹门”,俗称“鲤鱼 跳龙门”。
观右侧即为上面介绍过的古戏台,前面是清澈的姚江,在此建有跳墩,一步一石一跳,供人来往。每当月夜,山、月、观倒映江中,景名“古刹夜月”。
抗日时期的民国34年(1945年)秋,中共广西省工委和黄姚中学都设在宝珠观内,这里 便成为指导广西革命的摇篮。1986年7月经修葺后的宝珠观作为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开放。
观内殿陈列着革命斗争史料,观外嵌一块汉白玉新牌,上刻“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旧址前小广场上有原省工委书记钱兴同志塑像。像高3米,玻璃钢塑造,气宇轩昂。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带龙桥
带龙桥位于黄姚镇内的姚江上,为古黄姚八景之一。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 1620年)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重修,并在桥上建带龙楼1座,桥有大小孔洞:大孔 为石灰石拱砌,横跨在深长的石槽上;小孔于大孔之两端,平时无水流过。带龙楼青砖瓦盖, 楼门对联为“带砺河山,依然半壁;龙腾瑞霭,又是一楼”。桥上游不远处,有石头两块, 平时常露出水面, 远看恰似一对鸳鸯,故称鸳鸯戏水。就在这里的右岸,建有“见龙祠”1 座,置有石凳,供游人休息。
桥头右边怪石嶙峋,石隙上有古树数株,树荫下有一钓鱼台,稍下有一大石,形如老龟伏于江滨,故称乌龟爬沙;另一大石形似骆驼,故称双峰骆驼。左边桥头下为社公台,有旱竹和常青树,稍下有一石崛起开一裂缝,酷似蛇头,故称为南蛇出洞。此石与龟石隔江相望,恰在真武山下,说是真武帝“左踏南蛇右踏龟”。每年春夏之间,姚江水涨,古桥上下,波 涛滚滚,蔚为奇观。此景昔称“龙楼春潦”。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
兴宁庙
兴宁庙位于黄姚镇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重修,并添建真武亭和护龙桥。
庙背靠隔江山,前向真武山,左有鼓乐亭,壁上画有八仙醉酒图;右是牌坊,青砖墙,琉璃顶。真武亭柱上有对联:“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神仙。”是清代举人林作楫撰 写的。护龙桥下是石溪与姚江的汇合处,溪水从庙门前蜿蜒流过。越过护龙桥20多步,左有 天然石门,进入石门是一大石板平铺的露天石台;右有怪石无数,其中一石旁有翠竹一丛, 一石顶上有榕树1株, 甚为奇趣。姚江对岸是牛利寨,三面环水,有果树和翠竹。旧县志称 之为:“襟带河山,形是甲出”,实为一方胜景。
兴宁庙中有林作楫书题的“且座喫茶”匾额,1989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华名匾”之一。
———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