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名镇 >> 自治区级 >> 第2批 >> 正文

兴安县界首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8:01    作者:   编辑:特色小镇  点击:

一、简介

界首镇位于位于北纬25°38′58′′—25°47′14′′,东经 110°34′24′′—110°50′31′′。兴安县北大门,东北面与全州交界,南接兴安镇、湘漓镇,西连华江瑶族乡,西北临资源县。属丘陵及林地地形,境内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北部低,整个地势由东南和西南向东北倾斜。湘江由南向北纵穿而过。境内河道总长 16 千米,自城东行政村入境,北入全州县凤凰境。

界首镇是兴安县东北部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为主的商贸城镇。

界首镇是古零陵县城所在地,是桂北古镇之一,古代为湘桂2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交界之地,明洪武二十七(1394 年)年,全州县从湖南划归广西之后,遂为兴安、全州两县交界之地。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镇上“三官堂”是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指挥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群、古城遗址,保存最完好的民国初年遗留的骑楼商铺街 1300 多米,2002 年,被桂林市列为重点保护古镇之一。

2005 年,全镇总面积 168.16 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界首街,全镇人口 3.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5 万人。绝大多数是汉族,苏家山区有少量瑶族。交际语言为湘方言,湘方言口音按地域从北往南依次从重到轻。距桂林市 77 千米,距兴安县城 20 千米。交通条件优越,湘桂铁路、国道 322 线贯穿全镇。1991年,界首镇设1个街委会、11个行政村。2005年,全镇辖 1 社区、11 行政村、152 自然村屯。

——《兴安县志1991-2005》

二、建置沿革

清代,称安乐乡或北乡。

解放前,称界首乡。

解放后,曾称湘源区、界首乡、界首区、界首公社。

1984年,改称界首镇。

——《兴安县志》

三、行政区划

【2005年界首镇区划一览表】

——《兴安县志1991-2005》

四、城镇建设

界首镇,是兴安县境北部经济、信息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为主的商贸城镇。2001 年,城市化水平 9.5%。

——《兴安县志1991-2005》

五、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界首镇古时此地是兴安与全州两县交界之地,故名界首。

——《兴安县志》

荣誉称号

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广西地情网

特色民俗

兴安县界首一带有“立夏不吃蛋,不在世上站”的民谚。一般地区吃蛋的方法较为简便,每人吃一二只荷包蛋即可。兴安县界首等地,立夏日要举行蛋宴。是日,各家宴席以蛋食为主。蛋的种类越多越好,除常见的鸡蛋、鸭蛋外,还有鹅蛋、鸽蛋、鸟蛋等。烹调的方法多样,有蒸蛋、炒蛋、煮蛋、松花蛋、蛋饺等花样。民间一般的说法是,立夏吃蛋、吃 汤圆是为讨个吉利美满。

——广西地情网

六、风景名胜

界首红色旅游景点

界首镇在兴安县城北20 千米处,是一座千年古镇。汉属零陵县,曾是兴安与全州两县分管的小镇,明代以前是湘桂两省的交界之地。因处于湘江河畔,贸易相当繁荣,昔有“上界首,下庙头”之说。《徐霞客日记》载:“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属兴安,东半属全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部划归兴安管辖。镇上房屋为骑楼走巷,柜台均建在走巷里面,走巷公有。古色古香,特点明显。民国 23 年(1934 年)冬,中央红军长征至此,就是从这里用煤油桶、杉木、木板等架设浮桥,渡过湘江,冲破国民党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亲自在界首指挥渡江。

三官堂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北端的湘江西岸,濒临湘江,与龙船山隔江相望,原为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庙宇。民国23 年(1934 年)11 月下旬至 12 月 1 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江,在湘江南北遭强敌阻击,红军在此设立渡江指挥部,指挥渡江战斗。红军最后突破国民党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江的红军还在三官堂附近的关帝庙前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过文艺演出,宣传革命道理,并将从当地没收来的地主、资本家的粮食、猪肉、商品分给贫苦群众。军民建立了鱼水深情,红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红军抢渡湘江战役陈列馆,名称改为“红军堂”,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后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

界首渡口遗址 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大桥下游不远处,三官堂上游约200 米,为湘江沿岸重要渡口之一,民国 23 年(1934 年)11 月下旬,红军长征途中的中央军委一纵队、二纵队以及红三军团都由此通过。

光华铺红军烈士墓 位于界首镇政府西南5 千米的碗盏岭,坐西朝东。东望湘江,靠近桂黄一级公路;西为湘桂铁路。这是民国 23 年(1934 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牺牲的红军团长沈述清、杜中美及部分红军烈士的墓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7 年,有关部门找到了烈士墓地,修建了这座红军烈士墓,碑上刻有 2 位团长的生平简介,两侧立有张震、杨成武、张爱萍、王平、张宗逊等 5 位上将的题词碑,分别为“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在血战湘江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等。山坡上由共青团员种植了大片湿地松。这里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青少年、文史工作者、红军后代和媒体记者前往祭奠和拜谒。

烈水桥红军烈士墓 在界首镇西约2 千米的烈水桥村。东临桂黄公路。民国 23 年(1934 年)12 月,红军长征时有 13 位掉队的伤病员被当地地主杀害,当地百姓自觉为其收敛骸骨,埋葬于此,今改为水泥坟墓

——《兴安县志1991-2005》

七、名人传记、故事传说

谢忠华(1955~1979年)

界首镇苏家村人。1955 年11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人苏家小学读书,毕业后进苏家农中学习。1973年9月,进入界首高中就读。平时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在学校加人共青团组织。1975 年秋高中毕业回乡后,立志改变山乡面貌,当年冬带领5名青年,向生产队承包了一片山,垦荒造林150余亩。经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管护,荒山便成了绿林。

1977年1月,谢忠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三五二0五部队三营八连。人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军事技术,战术训练成绩过硬,不久被提升为该连二排四班长。不到一年时间,带出了“训练先行班" ,谢忠华先后两次受到营、团嘉奖。1978 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19 日,谢忠华与副连长一道完成了48号高地的侦察任务,判明了敌情。22日,八连二排担任攻打29号、61号高地的任务。四班占领高地后,谢忠华带领全班迅速沿山脊往下搜索,突然发现越军一个加强班在山脊下修筑工事。谢忠华果断命令全班隐蔽前进,并带领一个组冲锋在前,先敌开火,击毙越军5人,缴获机枪1挺,冲锋枪1支,火箭弹9发,子弹2300发。接着四班担任突击任务,向61号高地北侧的3个无名高地发起进攻。谢忠华带领全班冲在最前面,首先占领了越军的环形战壕。在沿战壕搜索前进中又消灭越军2人。就在这个时候,盘踞在山顶隐蔽处的越军开了火,子弹击中谢忠华的胸部,壮烈牺牲。师党委给谢忠华追记一等功。

——《兴安县志》

李时沛(1730~ 1807年)

字雨亭,界首镇人。祖父李之纲,父亲李世正,都是读书之人。李时沛自幼年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诗书,吟诗作对,常出口成章,被人们视为圣童,少年便成为秀才,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盐城县知县,年仅25岁。此后,历任无锡、睢宁等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为人宽厚;注重教育,关心农业。在盐城离任后,民间为他立生祠奉祀。在江南做官20余年写下大量诗词。诗宗法韩(愈)、苏(轼),又有王维的风格,深得当时漕帅杨方来、学督罗方城二人的称赞。

50岁时,辞职回乡,隐居家中,闭门著书。兴安有许多好学之士登门拜访,以其为师。李时沛喜爱兴安山水,常带领学生到处游览.所到之处多作诗赞赏。晚年,将在江南做官时所写的诗编辑成《南游集》2卷,辞职回家后所写的诗编辑成《归田集》4卷,将文稿编辑成《求近堂文集》1卷。嘉庆十二年(1807年)李时沛死于家中。

——《兴安县志》

蒋宗海(1899~ 1966年)

界首镇石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三岁丧母,其父出外谋生,生活无着落,靠外祖母抚养长大。因外祖父执教,便跟随识字,后人乡村初级村校念书。民国8年(1919年)冬,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经老师推荐,政府委派为兴安县唐家司初小教师。任教4年,一面教书,一面读书,后考人师范学校(校名无考)。毕业后,由县教育局推荐委任为教育局视学员。

民国17年(1928年)加入国民党。20年选为县党部委员。同年,人南宁党政研究所受训半年。21 年任全州县党部委员4个月。23~ 24年,先后任宜山县洛东、德胜区长。25 年任全州县政府秘书。27 年辞职回家,不再参加国民党员登记,同时与国民党脱离关系,不同世事,专心研究种植。自己种植柑、柚,还倡导村民种植。经多年栽种,共植桐树4万余株,年收入300多担桐果,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后因政府组织复兴公司,统调桐油专卖,压价收购,一气之下,任桐山荒芜。日军陷境时,桐山被日军放火烧光,数年劳绩毁于一旦。

民国33年(1944年)9月,蒋宗海逃难于西边山岭苏家湾一带。 界首、西山、严关三乡人民也在此避难。难民久住深山,既无粮食,又无油盐,为了谋生,便聚集开会,发起成立“西线抗日游击队" ,公推蒋宗海为主任。蒋宗海-方面组织抵抗日军搜捕,收编散落土匪,归编 40人,有枪40支。秩序安定后,难民安心谋生,但粮盐及日用品甚缺。蒋宗海领导难民开荒种植玉米、红薯、绿豆等粮食作物;掩护难民抢渡日军交通线,到漠川、灌阳等地挑盐和日用品,到资源县境内换粮,难民困难得到缓解。

民国34~ 35年10月(1945~ 1946年) ,蒋宗海任兴安县政府秘书。11 月,辞职回家种管果园。36年,协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北游击队搞接济和通讯工作。

解放后,1949年12月蒋宗海出席兴安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9月任兴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当年,在土匪活动猖獗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深人土匪活动地区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规劝匪首赵璧等5人投降自首。同时,在土地改革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受群众欢迎。1952 年6月,华江、西安、湘源、道冠、两金等区发生大水灾,蒋宗海带领工作组从湘源区苏家湾至大溶江,沿河跋涉数十里慰问两岸农村灾民,并发动和组织群众抗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54 年因病住院,疗养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关心政治,阅读书报,力求进步;平时经常向县领导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迫切要求出院工作。1958 年2月,因健康原因,不再担任副县长职务。1966年病故。

——《兴安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