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名镇 >> 自治区级 >> 第3批 >> 正文

武鸣区罗波镇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8:05    作者:   编辑:特色小镇  点击:

1.简介

罗波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的武鸣区东部,距县城24公里,东与宾阳县交界,西邻陆斡镇,南邻太平镇,北邻马头镇。宾(阳)武(鸣)公路贯穿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罗波镇历史文化悠久,是古骆越文化的发祥地,镇内的罗波潭景色秀丽,是武鸣八大景点之一,罗波庙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香火不断,可供游客上香。每年三月初二罗波镇都会举办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数十万游客络绎不绝,罗波镇已经成为武鸣第一文化大镇。

——来源:百度百科

2.风景名胜

武鸣罗波潭景区

罗波潭位于罗波社区南端,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潭边树木青翠,怪石嶙峋,潭水青蓝澄澈,水源为典型的喀斯特地下水,冬暖夏凉,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被列为武鸣八大景之一。下游地势平坦,与武鸣香山河相接,是天然的水上游乐场。

——来源:阮宗杰. 武鸣区罗波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黄花洞

一个与伊岭岩相媲美的天然溶洞。黄花洞位于罗波镇东北部,距离罗波镇区10公里,距离武鸣城区35公里。它位于天马村小黄老屯山腹内,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溶洞。目前还属于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洞穴,尚未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测定勘探。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千姿百态,自成形象,惟妙惟肖,在洞中游览,宛如置身仙境,美不胜收。洞内道路曲折迂回,处处石笋重重,柱幔叠叠,峡窍盘错,扑朔迷离。有的地方像- -一个音乐大厅,可容数百人;有的地方如夹缝小巷,仅容一人通过。如辅以现代声光配置,必定能形成了无数瑰丽逼真、任人想象神驰的景物,景景各异,鬼斧神工,奇幻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阮宗杰. 武鸣区罗波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3.不可移动文物

坛李塔

坛李塔位于武鸣县罗波镇坛李村坛李屯西面,时代为清宣统元年,类别为古建筑。1988年,坛李塔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罗波庙及其周围石刻

罗波庙及其周围石刻位于武鸣县罗波镇罗波潭东岸,时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1988年,罗波庙及其周围石刻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都文宋代遗址

都文宋代遗址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宁武镇旧琴村都文屯西南300米狮子山上。该遗址为一处宋代遗址,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0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断面堆积厚0.3米,地表上散布有大量的陶片,陶片多为圜底,圈足,部分陶片施釉。

“琴筑泉”石刻

“琴筑泉”石刻位于武鸣县罗波镇凤林村板龚屯西面1000米,时代为清代。2013年,“琴筑泉”石刻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南宁市武鸣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4.人文历史

骆越古国文化遗址

罗波庙集道家的神仙文化、城隍神文化、龙母信仰文化和骆越风情文化于一身,被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有关专家认定为“中华龙母第- -庙” 。在罗波庙里,供奉着骆越祖母王“罗波”,音译为“佬浦”,为老阿婆的意思。传说古代有一个“佬浦”外出干农活发现一条奇怪的蛇,头上长角,尾巴断了一截,奄奄一息,“佬浦”收养了这条蛇。这条蛇长大后化为龙,这条龙变成了当地人的守护神,由于没有尾巴,所以当地人称呼龙为“特掘”,而收养“特掘”的“佬浦”被后人尊称为龙母。龙母“罗波”的仁慈、善良、博爱及龙子"特掘”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孝敬父母的故事,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善和孝”两大传统价值观传承与坚持。

——来源:阮宗杰. 武鸣区罗波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罗波庙

罗波庙集道家的神仙文化、城隍神文化、龙母信仰文化和骆越风情文化于一身,被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有关专家认定为“中华龙母第一庙”。在罗波庙里,供奉着骆越祖母王“罗波”,音译为“佬浦",为老阿婆的意思。传说古代有一个“佬浦”外出干农活发现一条奇怪的蛇,头上长角,尾巴断了一截,奄奄一息,“佬浦”收养了这条蛇。这条蛇长大后化为龙,这条龙变成了当地人的守护神,由于没有尾巴,所以当地人称呼龙为“特掘”,而收养“特掘”的“佬浦”被后人尊称为龙母。龙母“罗波”的仁慈、善良、博爱及龙子“特掘”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孝敬父母的故事,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善和孝"两大传统价值观传承与坚持。

——来源:阮宗杰. 武鸣区罗波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骆越祭祀大典

近几年来,当地群众注重挖掘传承骆越文化,每年的三月初二,都在罗波庙举行一场盛大的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祭祀大典已被武鸣区政府纳入了“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系列节目中,成为展示武鸣古骆越原生态文化及“三月三"歌圩传统民俗的特色窗口。活动有骆越始祖王神像巡游、公祭骆越始祖王仪式、民族文化艺术展示、游客齐享骆越民俗干家宴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是壮族民间艺人表演的世代相传的骆越舞蹈。经过多年的打造和宣传,武鸣是骆越文化中心品牌已广为人知。罗波庙会也被自治区和南宁市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阮宗杰. 武鸣区罗波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5.历史传说

琴泉义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罗波镇凤林村有一泓泉水,称“琴泉”。1866年,当地乡民不辞劳苦依泉捐建义学,孤寒子弟得以免费入学乐得其所,因此被称为“琴泉义学”,后世流芳。140多年后,古泉尤在而义学已了无痕迹。

——来源:百度百科

罗波潭传说

罗波潭除自身形如天然水石盆景令人赞叹不绝外,其传说也耐人寻味。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寡妇捡到一个怪蛋,把它带回家,用棉被盖上,七天后,竟生出一只模样似蝎蜥的动物,并开口喊寡妇为妈,寡妇对它像亲生骨肉般悉心喂养。有一天,寡妇在锄花生时不小心把它的尾巴锄断了,从此人们就把它叫做"特窟"("窟",壮文音gud,其意是短尾巴)。数年后,"窟妈"年老岁终,后事无人打理,"特窟"伏在"窟妈"身上痛哭,突然天上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将"特窟"和"窟妈"的尸体一齐卷起,飞向大明山。后来传说"窟妈"被安葬在大明山上,而"特窟"则成了龙。次年清明节,"特窟"到大明山扫墓路过罗波境地,看到一处潭水,便下水洗澡,上岸后,突然雷电交加,下起大雨,这场大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好年景,从此,人们就给清潭取名为"龙窟潭"或"龙潭"。年复一年,"特窟"每年清明扫墓都回老家--"龙窟潭"、"龙潭"先洗个澡,再上大明山扫墓,并下场及时雨。据当地人介绍,自"龙潭"成了"特窟"的故乡后,水质变得更清澈,每逢气候变化或雨水来临之时,潭里的清水变得极为浓绿。后来,武鸣气象局根据"龙潭"的这个奇特景观现象,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潭边建立了一个气象哨所,派专职人员观测"龙潭"水色的变化,通过水色的变化,准确预报了当地旱情雨实况,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很大的贡献。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