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介绍
兴业县葵阳镇的榜山自然村坐落在葵山山脚下,榜山是一座古老文明并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自然村,从明代弘治年间建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将近五个世纪的漫长日子里,唐、庞、肖三姓的邻里和睦共济,其中唐姓人口占全村90%以上。这村有六多,即人口多、富裕户多、读书人多、古宅多、祠堂多、荔枝多。在中国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榜山村出过2个进士。500多年来,该村以纪念祖先,相继建起了进士祠、宗子祠、文华祠、汝修祠、鸣熙祠、维舟祠、侗朴公祠等13个。此外还有唐氏宗祠、兵马弟、进士弟、桂东南起义指挥部旧址等古建筑。
2016年得了中国传统村落
2019年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来源:百度百科
2.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兵马第
兵马第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这座建筑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门联是:戎马功高先宗第,世代贤智后嗣门。该祠的建设布局有大厅、中厅各一间,读书、练武厅各1间、住室4间,凉亭一座,花鱼池两个。据传该村武进士唐维舟曾在这里练武。1945年桂东南抗日革命起义前的抗日自卫军司令员李云蒿就迁移到这里进行了地下革命活动。建国后成为村里少年儿童读书的地方,村民俗称榜山小学。这座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名居都建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雕刻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的木板来遮檐。大门口右旁挂着自治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到榜山村参观不去兵马第是个最大的遗憾!”大凡到该村旅游的人们如是说。
——来源:百度百科
唐氏祠堂
唐氏宗祠是榜山唐氏始祖唐秉义的宗祠,系秉义长子汝修于万历年间所建,因宗祠岁月最老,所以后人都习惯称其为老厅。由于年深月久,宗祠日显陈旧,2008年全村唐氏众人又集资进行修葺,使这座两进式的古建筑更显古色古香。现今的老厅之内,既有祖宗牌位,又有木刻匾额、石刻碑文、楹联、赠词,还有百岁祖夫妇及功名卓著的达人画像。碑刻、匾额书写的御赐进士、百岁寿官、中顺大夫、名宦乡贤、监军副使、举人、拔元、北京兵马司正指挥等等,都是榜山村真实的历史荣誉;殿堂还有榜山举人唐汝修自写的对联,清朝三位状元及其他外地高官题写的赠联。
北京北城区兵马司正指挥唐鸣勋的家祠兵马第,是一座花园式的亲水庭院建筑,由厅堂、亭子、花池及廊庑构成,中间的正厅与凉亭相连,凉亭的两边是花圃,花圃的前面是两个荷花池,荷花池水通过暗道与前面的大塘相连,大塘之外,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民国时期,兵马第就作为村里的学校,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的陈岸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在此住过一段时间,与榜山的革命同志秘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45年,兵马第部分建筑被国民党自卫队焚毁,直到1952年才修复,继续成为育人学堂。1981年陈岸亲率区党委慰问团到榜山慰问。1985年3月2日,玉林市在葵阳镇隆重举行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40周年纪念大会,玉林市委、市政府行文,把兵马第定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颁发《桂东南起义指挥部旧址》牌匾一块,镶嵌在大门的墙上。
——来源:百度百科
侗朴公祠
侗朴公祠又名大厅,是汝修长子鸣煕的家祠。大厅正中悬挂着一块大牌匾,这是明朝永历皇帝赐给鸣煕的诰封匾,此匾长2.5米,宽1.2米,厚0.12米,樟木材质,重达100多公斤,十分罕见,是唐廷槐等三位老人在历次浩劫中冒险藏匿保存下来的。
——来源:百度百科
武德祠
武德祠是武进士唐维舟的家祠,又名进士祠,是唐维舟中进士后第二年所建,其室内室外都有精美的壁画和灰塑。灰塑是用石灰、桐油混合植物纤维之后雕塑、上色而成,那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和花鸟虫鱼都栩栩如生,虽历经250多年,仍然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来源:百度百科
葵山
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的北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名叫葵山。海拔830米的葵山,是兴业县的诸山之秀,清朝的时候,葵山的“葵峰夕照”就列为兴业的八景之一,葵山物产丰富,盛产龙眼,荔枝,板栗,榜山生态土蜂蜜,树木林立,四季宜人。
葵山之阳的一条支脉,几经曲折起伏,突然冒出一个小山包,空中鸟瞰,就像一条巨龙从云雾山中奔腾而下,龙头、龙颈、龙身、龙尾,活灵活现。依傍龙头,有一座大村庄,像龙口含着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这村庄就是闻名遐迩的榜山村。
——来源:百度百科
3.研究成果
【1】刘争 何少凤 覃冰 兴业:百年古村蝶变焕新生 当代广西2021Z1期
4.保护与发展情况
兴业县葵阳镇榜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0-2035 年)
http://www.xingye.gov.cn/xxgk/zfxxgk/xxgkml/zwdt/tzgg/P020210324584082824364.pdf
5.历史名人
唐秉义、唐汝修、唐鸣熙、唐鸣勋、唐桥任
山唐氏始祖唐秉义及其妻子庞氏,一个享年96,一个享年97,可谓百年偕老。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秉义94岁的时候,皇帝钦赐他们百岁齐眉冠带寿官。后辈都称秉义为百岁祖。
一门鼎盛,功名显赫,唐秉义之子唐汝修,历任浙江崇德、湖南耒阳等县知县,告老还乡后乐善好施,建造西望江大石桥,倾囊赈济饥民,获兴业县“名宦乡贤”之美誉。秉义之孙、汝修长子唐鸣煕,任四川广元县正堂,后升户部主事,诰封中顺大夫(正四品官禄);汝修三子唐鸣勋,任北京北城区司马正指挥(正四品官禄);鸣煕三子唐桥任高州电白县知县,提授监军道,升监军副使,诰授中顺大夫(正四品官禄)。除此之外,教谕、学正、教授、千总、侍卫等七品以上文职武职官员累计有28人之多。
唐秉义的长子唐汝修和孙子唐鸣煕、唐鸣勋等人接连金榜题名,当上了文官武将,于是他们将原来的湴山村的村名,改为榜山村的美名。
唐殿桓
又名唐任,字敬中,1926年考入国立上海劳动大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受组织委派回到广西,先后在陆川、兴业、岑溪、南宁等地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发展党组织。他是最早在兴业开展建党活动的中共党员。1938年调任中共南宁市委书记。1940年秋,由于南宁特支委的错误处理,他被害于果德县(今平果县)。1983年12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布给唐敬中平反。
唐健、唐宝瑶、唐耀华
1945年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是广西继百色起义之后最大的一次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政治部负责人、葵阳支队支部书记唐健和一批骨干分子。22岁的地下女共产党员、宣传队员唐宝瑶,18岁的鬰林高中学生、宣传队员唐耀华,在起义战斗中壮烈牺牲。葵阳镇西南面牛窿岭下建立的桂东南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就镌刻着唐宝瑶、唐耀华的名字。
6.其他
(1)广西传统村落 第22集 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榜山村https://mr.baidu.com/r/rb6h6Wa2ty?f=cp&u=0066788ea0dfc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