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名村 >> 自治区级 >> 第2批 >> 正文

灵川县灵田镇长岗岭村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8:32    作者:   编辑:特色小镇  点击:

1、简介

湘桂古商道重要驿站长岗岭村

灵田乡长岗岭村委长岗岭自然村,位于县境东部,地处北纬25°24′01″,东经110°31′47″距县城公路里程约30千米,距桂林市城区公路里程26千米。

明清时期,官府为解决湘江、漓江水运不畅问题,开辟兴安到大圩的陆路商道,长岗岭村位于兴安高尚到灵川大圩的中间,是桂北通往梧州、广州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其驿站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相传明代就有人在此开设商铺。古长岗岭村主要居住着陈、莫两姓,均称盛一时,建有明朝、清朝、民国时期的豪宅数十座,成为周边数十里内的富豪村。今该村仍保留明、清时期建筑60余座,其中有莫家老大院13进古建筑,莫家新大院12进古建筑;陈家大院12进古建筑。这些大院大多属明朝晚期,清朝早、中、晚期的建筑,其建筑规整、高大宽敞、工艺精湛,建筑高度、跨度、尺度和体量均堪称桂北民居之首。典型建筑有: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的守卫府官厅,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一1850)的莫氏宗祠、五福堂公厅。古民居内隔扇、神龛、供桌、匾、椅、床、衣柜、书桌、书柜、花轿、石磨、石缸、石花钵等,雕花玲珑剔透,各式各样。村内巷道全用青石板铺就,全村的地下排水系统与各民居天并连成一体,独具特色。长岗岭村古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的天井,采光通风;建筑高墙封闭,飞檐翘角,黑砖白墙,典雅大方。装饰方面以木雕、石雕为主,雕窗石壁,既显示了当时工匠的手艺,也显示了当时村民生活的安宁与富足。

至今村庄周围还保留着完整的明朝、清朝及民国时期的石雕墓葬30多座,全部用青石板造就,大部分前后两重碑雕石坊,有的建有左右两侧低矮的石雕石坊,部分墓葬还建有三重石雕坊。墓葬的石雕人物、动物、吉祥物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雕刻的诗词、楹联、家族文化等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人称"前有靖江王陂,后有长岗古墓",可见对长岗古墓葬群评价之高。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岗岭村古建筑群和古墓葬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灵川县志》(1991-2005)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第817-818

2、旅游

三月岭盐马古道

景区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岗岭村,古道位于海洋山下,是古代省际商道的一段,现仍保存完好,该古道的建成仅次于灵渠,也是灵渠物资运输的陆路重要补充。其路面用石板、石头镶成,宽一米有余,道路两旁古树林立,其苍劲之势可与黄山松相媲美。路上有长亭两座,古朴典雅,读一遍长亭中的古碑文会使你在不知不觉进入那个古老的年代,看到古商道的繁华。

长岗岭村位于灵川县灵田乡东北10公里,该村始建于宋代,原名瑶山岭,明代改称长岗岭。现在村内还保留有完整的豪华的明、清、民国石雕圈墓葬30多座,全部用青石板造就,大部分前后两重碑雕石坊,左、右两侧低矮石雕石坊,墓葬的石雕人物、动物、吉祥物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雕刻的诗词、槛联、家族史记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人称"前有靖江王陵,后有长岗古墓"。长岗岭村地处山区,保留了桂北最古老的三种汉语方言,即桂北土官话、桂北土平话、桂北高尚土话,村民至今只用这三种方言进行交流。具有桂北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灵川年鉴》(2019)(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9年版 第197-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