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麻子畚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存传统村落形成于明代,为移民村落。明末清初之际,河对岸“那教村”覃姓农民过邕江南面垦荒畬种植芝蔴,繁衍后代,后逐步移居成村,故取名“麻子畬”。位于风光秀察的邕江上游,毗邻领游在地扬美古镇,与“美丽南方”相望,距镇区2公里,是扬美古镇旅游的重要景点。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锦江村位于江西镇风情街,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全村13个自然坡33个生产小组,面积15平方公里。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的麻子畲是著名作家陆地名著《美丽的南方》的灵感点燃地。
——来源:博雅地名分享网
2.历史遗迹
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
该旧址现存土改时期12栋建筑,建筑为清末所建,为硬山顶传统建筑,占地面积约1693.84 平方米。1951年末至1952年夏,中央政府派来的广西土改工作二团进驻麻子畲,成员有胡绳、田汉及其妻子安娥、艾青、李可染、吴景超、徐毓枬、唐明照、陆地等著名人物。他们在此处生活约半年,因而此处建筑成为历史见证。
——来源:百科故事网
3.博物馆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
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麻子畲坡的“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于2021年6月29日开馆。麻子畲是广西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驻地,驻地旧址是广西和中国土改历史的重要见证。江南区深挖麻子畲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故事、红色历史,以驻地旧址为基础,建设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土改博物馆的落成开放,对了解广西乃至中国土改历史,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广西土改博物馆将以建设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目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提升,进一步丰富馆藏,举办各类特色陈列展览,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土改博物馆的投入使用还将与麻子畲坡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办得更好、更有特色,为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为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江南区融媒体中心
4.历史故事
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员来访
1951年末至1952年夏,当时条件艰苦的麻子畲坡迎来了100多人组成的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员大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既有广西当代著名作家陆地,也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词者之一田汉,曾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著名哲学家胡绳,中国近代杰出画家李可染等,他们带领着一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学生,从北京来到锦江村麻子畲坡这片土地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土改,使土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麻子畲的土地改革
成为当时广西土地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留下一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历史佳话。说到当时的土改运动,村里人至今非常骄傲,团员们生活、劳动过的旧居、遗址也保存完好,江南区以此为基础,建设的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已于2021年6月29日开馆,以展品、图片、史料、老物件等,再现了这段红色峥嵘岁月。而广西当代著名作家陆地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质朴的村民、接地气的生活成为他的创作灵感。据说,《美丽的南方》中美丽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陆地当时的房东。
——来源:南宁晚报
5.相关历史人物
大名鼎鼎的麻子畲“村民”
谢芳春: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原中共广西省党校副校长。
吴景超:曾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赴美留学博士,与闻一多、罗隆基一同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唐明照:外交家,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艾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田汉:著名剧作家、戏曲作家、词作家、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安娥:田汉夫人,著名剧作家、词作家、诗人、记者、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李可染:中国近代杰出画家、诗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夏同光: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江定仙: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
徐毓枬: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他桃李满天下,其中有当今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厉以宁、胡代光等。
胡绳: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曾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哲学家、近代史学家,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人。
赵德洁:理论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
陆地:曾任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秘书长、副部长、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文联主席,现代壮族作家,广西第一部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作者。
阳太阳:曾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著名画家、美术家、艺术教育家,是“漓江画派”开拓者、旗手和领军人物。
——来源:南宁市江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