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那告坡隶属于石埠街道老口村委,位于石埠半岛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约15公里,距离石埠街道办约7公里,临近邕江,且处于美丽南方景区,有005县道从村庄的南部穿过,区位良好,交通便利。那告坡临近老口码头和老口圩,是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在邕江水路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族谱记载那告覃氏祖先原系山东白马县,自宋太祖肇兴为开发南荒拨发而来,到广西南宁府宣化县覃黄村耕锄落业。迨次元哀明兴遂再迁至现址开创基业。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2.建制沿革
那告坡1067年建村,过去此村有一小片田,与其他村有争议,经常向官府告状。“那”壮语“田”之意“告”即告状之意,故取名那告。那告覃氏自始祖——覃祥安起至今已传承了26代人约700年历史。那告覃氏自第5代世祖覃晓真生下覃赵信、覃赵智、覃赵庆3兄弟后,始人丁兴旺,家族繁茂,这就是现在的那告村头房、2房、3房(三个巷门)的来历。那告村现存的古民居年代最早超过300年(清康熙、雍正年间)。
至1950年代历经200多年不断的扩展加建,形成今天拥有数十座院落百多间房屋规模的古宅群,其中现存39栋保存较好的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村寨外围原建有夯土围墙及6座哨楼,今已毁。
1959年体制改革,老口公社、老口大队、老口村公所、老口村委会办公址,受江西公社(后改为江西乡、江西镇)管辖。
2004年南宁市部分区划调整,划江而治,老口村归属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3.保护文物
覃氏民居和宗祠
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于2010年10月19日,由南宁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覃氏民居
覃氏民居始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年),为覃氏三兄弟考取功名后所建,此后200多年建不断扩建,形成现今规模。建筑依山而建,背靠东管巷岭,坐西向东,青砖清水墙、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共39栋。村口门楼有嘉庆十五年(1810年)《西教村齐心禁约碑记》石刻1通,村内有“武魁”、“贡元”等牌匾4块,木刻门簮形式多样,雀替、神台镂雕精美。土改时,田汉等人曾在次居住。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贡元宅
贡元宅始建于清代,此宅先祖覃献瑜为那告覃氏第16代世祖,于
嘉庆6年(1801年)经选拨入选南宁府优秀生员(优贡)升入国子监,南宁知府特授贡生覃献瑜“贡元”牌匾。宅院总占地面积135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前置庭院,为单体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内部中间设有中堂,中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厢房。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4.人文环境
粉署舒翘宅
粉署舒翘宅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34平方米,为单体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前置庭院,建筑内部中间设有中堂,中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保存状况良好。此宅先祖覃知三为那告覃氏第17代世祖,嘉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季秋月大学生,广西承宣布政使葉绍楏授太学生覃知三《粉署舒翘》匾。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冠冕六堂宅
冠冕六堂宅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28平方米,为单体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前置庭院,建筑内部中间设有中堂,中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保存状况良好。此宅先祖覃智和为同治三年例授国学生,广西布政使授国学生覃智和《冠冕六堂》匾。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仁徴耄颐宅
仁徴耄颐宅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28平方米,为单体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前置庭院,建筑内部中间设有中堂,中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保存状况良好。此宅先祖覃君用为那告覃氏第15代世祖,道光十五年乙末岁仲秋,八旬开七荣寿之庆,众族孙后辈送匾贺寿。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田汉旧居
土改时期,田汉等领导的土改工作团对曾在此居住、办公,其居住的民居为单体灰瓦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前置庭院,建筑内部中间设有中堂,中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宅院总占地面积约10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1949年土改工作团由田汉、安娥两位同志带领。驻扎在老口的那告坡、江南的麻子畲坡开展土改工作。工作范围有心圩、石埠、老口、兴贤、江西、坛洛、那龙等地。期间广西省原宣传部长陆地同志参与工作团,并在期间完成《美丽的南方》著作的初稿。工作团曾以此宅为工作地点之一。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覃氏宗祠
覃氏宗祠建于清代,为覃氏宗族祠堂,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建筑坐西向东,二进一天井布局,建筑面阔三间,由祠门、后堂、中部天井和祠门前露台构成,青砖清水砖墙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人字形封火山墙,青砖砌筑。屋面小泥瓦铺设,叠瓦垄,灰塑龙船脊。中部天井两侧,各开一便门,连通祠堂内外。该宗祠整体布局保存较完整,对研究该地区的明清时期居民的宗教信仰、覃氏由北往南迁徒的历史以及明清时期宗祠的建筑特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覃氏祠堂曾于清朝乾隆或嘉庆年间重修(重修宗祠碑记已失传)是那告覃氏族人议事、祭祖的场所,在清未民初曾用作私塾。解放后生产队曾改成磨菇房、仓库、牛栏等,1983年前后经修缮恢复为覃氏宗祠。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2016年市级民俗民居示范村屯”项目对其进行了修缮。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
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旧址
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旧址位于老口村贤湾街19号,现为老口村委会办公场所,是南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建于1955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为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平面对称布局,略呈工字形,每侧各开设5个房门,正面前檐下设走廊、砖砌柱,中间搭盖人字形接雨棚,由两根圆形罗马柱支撑,后为过厅通后院。旧址原为四合院式的院落建筑,民国时为国民党乔板团团部驻地,并建有炮楼、营房等建筑;建国后,历经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人民公社、老口大队等历史阶段。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图纸文件邨名西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