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龙井村位于广西贺州市中部沙田镇,离市区12 公里,全村人口 2700 人,共 500 户,总面积 32.27 公顷。主要有张、黄两大姓氏,至今有 300 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体现我国传统选址和布局理论以及精湛建造技艺的村落。龙井村山脉形如飞龙,在山脉的东端与沙田河交界处有一泉水正位于“龙头”上,据说此泉可以预报天气。故此,当地人将山脉称为龙脉,将泉称为龙井,龙井村因此得名。如今龙井泉是贺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井村东面的小凉河流域是贺州著名的古人类聚居地,也是闻名于世的战国时期古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在龙井村附近山地出土的麒麟尊,成为贺州出土的年代最久远的文物。
——基于古村风貌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广西贺州市龙井村为例
2.获得荣誉
2019年1月,龙井村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9年6月,龙井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0年8月,龙井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博雅特产网
3.民俗文化
黄田二月二庙会
黄田是离贺州市最近的一个乡镇,其庙宇文化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庙宇大多坐落在村寨里,村民们零距离接触庙宇文化。坐落在黄田镇中心的文武庙和湖南会馆,是每年黄田人过农历二月二围绕的主题。
中国民间传说农历二月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二月二以后,雨水就会逐渐增多起来。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黄田人又给龙抬头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黄田二月二,民间说法叫“灌节”,也称吃节,前后三天。从农历初一那天,黄田街的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祭祀、杀鸡宰鸭、准备丰盛的菜肴……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
在农历二月二正式庙会的这一天,街上就人如穿梭,车马辚辚,写着“欢度二月二”字样,两边攀爬着黄龙的拱形长虹横亘于黄田入口,只见通往文武庙那条街道的上空彩旗飘飘,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云集黄田各个街道路口,湖南会馆和文武庙烧香的村民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黄田的大街小街挤满了人群,摆摊卖货的,逛庙会的……
黄田镇附近的乡村,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男女老少组成祭祀队伍,举着写有村名的标牌,扛着各色彩旗,抬着神位、喜炮、整猪、整羊,舞龙、舞狮到文武庙关羽、岳飞二帝神像面前读祭文,烧香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黄田街人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大摆宴席;黄田戏台张灯结彩,请戏班,敲锣打鼓唱大戏。只见文武庙与戏台之间的空地上人头攒动,一眼望去,人潮好像一层层巨浪,不断地冲击着古庙古戏台,鞭炮声、锣鼓声、喊声、笑声,沸反盈天。随着一支支祭祀队伍的到来,隆重的供品刺激了游客的大脑神经,舞狮舞龙队的精彩表演,让游客们的兴致空前高涨,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传递,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向黄田。
黄田二月二这种集宗教信仰、祭社活动、文艺娱乐、经济贸易、传统吃节于一体颇具贺州地方特色的乡村民俗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来黄田参观游玩。
---博雅特产网
人丁节
人丁会又称庙会,称“本地人”的汉话大部分村寨都有,日子各村不同,相沿老祖宗所定下的日子,如农历正月十九、二月二、四月十六、六月六、八月十五、十一月十八等。人丁节本为姓氏节日,时间长了,迁来村寨定居和有依附关系的异姓人也随俗,便转化成一地多姓或多村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备丰盛酒肴,亲戚朋友必来坐宴,非亲非故亦可乘兴参宴。轩有“越吃越旺”之说,“食客”多,主家人丁会旺,故主家招待客人不会吝啬。为使来客吃得称心,玩得高兴,节日里有坐歌堂、唱戏、抢花炮、放电影等文化活动。
---博雅特产网
4.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龙井寨古民居
千年古驿道
龙井村传统建筑具有古朴典雅的岭南建筑风格,建筑为青砖黛瓦、木格窗、坡屋顶和硬山墙。这些建筑一般分为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可概括为“一进一层一书房,二进二层二厅堂,大门不通走侧廊”。主体建筑部分座西向东,分两进,前后进间有天井,由两廊连接,两廊都开有侧门。其中北廊的侧门与巷子相通成为外出的主要通道,南廊的侧门主要连接厨房,杂物房等附属建筑。龙井村的民居建筑都以砖墙承重,砖墙一般用三层青砖砌成,墙顶屏风密实,刻有浮雕或画有彩画。这些建筑中大量使用艺术构件,其中木构挂落较多,一般门、窗、檐板、楼板、屏风及落地罩都进行精雕细刻,颇具艺术价值。
——基于古村风貌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广西贺州市龙井村为例
5.历史传说
相传古代龙井村这里是一片荒山,有一条山脉从西岭山绵延下来,犹如一条游龙,龙母的眼睛就是泉井,龙母因为思念西岭山上的龙公,长年“流泪”不止。有时悲痛过度,即翻身长叹,井水就会改变颜色。龙井是龙母的左眼所化,常年流水潺潺,故名龙井。龙井的井水有点神奇,久旱之后,井出浑水,天则必雨;久雨之后,井出浑水,天则必晴。千百年来,居民们可根据泉水气泡混浊度判断天气的阴晴,村中龙井古门楼两边的对联“龙潜自有风云会,井沸能征晴雨时”,就见证了这个神奇的现象,龙井村寨也因龙井泉得名。
6.著名人物
龙井村历来有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清朝出了两位京官,一位是“詹事府”詹事张廷珊,张廷珊在朝廷是专门从事皇帝子女的启蒙教育工作,清广西政府为其授赠的“詹事府詹事”牌匾至今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