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大田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大田村坐东北朝西南,群山环绕,村子前方有一条自西北流向东南的小河,村庄的走向大致与小河的流向一致,背山面水,其他三个方向都较为开阔,大多为农田,交通较为便利。自古以来,贺州就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处,有“三地通衢”之称。因此,这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丰富的地区。大田村分为上大田(古建筑群)和下大田(新村)两部分,是该镇人口最多的村,全村共400多户,3000余人,村内居民以杨姓人家居多。
大田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距今一百多年。现在古村落保存独立完整,由于原始居民大多已在下大田村新建居所,现在的上大田村实际上已经闲置出来,缺少原住民的使用及维护,民居的陈旧速度加快了。
2018年11月,获得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2018年11月,获得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
----基于保护有价值的“外迁式”村落的比较分析一以贺州市钟山县大田村和桂岭镇凤凰塘为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8年 “全国生态文化村”评审结果
2.古建筑和风景名胜
大田古戏台
位于大田村南30公里,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平面凸字形,雕花石砌筑,双龙戏珠花鸟雕花石栏,双狮望柱,基高1.80米,为须弥座式台。前台面宽6.37米,深5.50米。八柱抬梁构架,重檐歇山顶,青瓦面,通高10余米,后台深33.6米,长10.12米,两侧山字形,风火山墙,后台屏风饰山川楼阁,彩凤小仙鹤等木雕。须弥坐台基正面饰雕八仙贺寿,盘花等111幅浮雕。南面基石镌刻清光绪四年加戏台碑记6通。
1982年和1990年曾作2次维修。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
大田戏台
它位于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南,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戏台坐西朝东,作纵轴线布局。东30米有水口庙,戏台属水口庙附属建筑。其平面呈凸字形,砖木石结构。基础为青石作垫,上为青砖绿瓦,6根红柱穿斗承托,双檐翘角屋顶,通高19米,台口宽6.37米,进深9.1米;屋脊是葫芦作顶,吻兽扶角;有前后台,前台上方为八角形藻井,状如特大的流线型灯罩。演出时,藻井便起到共鸣扩音作用。屏风上雕刻楼阁山川、彩凤仙鹤、牧童樵夫及文臣武将等。构图和谐,刻工精细。台基装饰也很讲究,雕有八仙贺寿,二龙抢珠,两虎显威,双狮呈瑞等。
1981年,定大田戏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广西通志—旅游志》第五节
3.人物:
杨溪如
杨溪如(1908~1992.08)大田村人,20世纪20年代分别在广西平乐中学及上海浦东中学读初中、高中。民国20年(1931年),在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回广西大学物理系任教,历任助理讲师、教授、系主任、学校注册部主任等职。民主革命时期曾参加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任农工民主党广西区委会副主席。解放后,担任广西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常委等职。1953年,奉调武汉大学物理系工作,任教授。1958年,调回广西大学,主持物理系工作。此后一直在广西大学任教。
——来源:《广西重点镇志》第三卷